转载请注明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日前,上海市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推进会在上海市闵行区颛桥中学举行,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区校经验分享、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分享第一、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经验,并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部署。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等出席会议。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要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202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新时代本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将“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加快优质均衡发展”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为了更好地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2018年7月,上海市教委启动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选取128所薄弱公办初中作为强校工程实验校,聚焦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质量。经过五年实践探索,一大批公办初中强势崛起,教育质量大幅跃升,家长满意度明显提升。强校工程取得了预期效果,探索出一条提升公办初中办学质量的新路径。2023年,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实施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通知》,既向社会展示了政府办好公办初中的决心和努力,也为新一批79所实验校带来了机会和信心。
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是新时代上海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办好每一所初中、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的理念指导下,秉持“不唯分数看成长、不比基础看进步、不拘实力看活力”的价值观,通过第一轮强校工程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一大批区校协同、学校提升的典型经验,涵盖学校治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特色建设、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如闵行区教育局在第一轮强校工程中制定了“1+4”组合方案,综合施策,夯实强校之基;在第二轮强校工程中,基于首轮经验形成行动策略,持续支持首轮实验校强起来、不滑坡,同时推动第二轮实验校跑起来、更优质。会议中,松江区第六中学、上海市朝阳中学、青浦区尚美中学,闵行区的颛桥中学、浦江一中、古美学校、罗阳中学等校长和教师代表围绕强师资、强课程、强教学等问题作交流分享,全面呈现了强校工程对课程教学、教师发展、特色建设以及学校环境改善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会议指出,初中阶段是整个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身心变化最大的阶段之一,也是备受老百姓关注的教育阶段。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提升公办初中办学质量,是构建公平优质基础教育体系、回应市民对优质初中教育资源期盼、夯实国民素质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
会议要求,为确保第二轮强校工程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全面梳理、总结提炼第一轮强校工程典型经验与做法,找准高质量发展的生长点。各区教育局要落实教育主体责任,将巩固好第一轮强校工程效果与实施好第二轮强校工程作为落实义务教育“双新”要求、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加强专业领导和资源保障。聚焦校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评价体系改革、校园硬件资源优化配置等痛点和难点问题,各区教育局和实验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好强校工程各项支持政策,以“一校一策”为重点抓手,扎实推进学校各项任务。
市教委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各区教育局和区教育学院相关负责同志,两轮强校工程实验校校长等参加了会议。
编辑:陆沈毓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