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支援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里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丨闵行情

转自:今日闵行 2025-10-31 22:16:40

风景之外

还有怎样的生活?

闵行有这样一群人

跨越千山万水,离别温馨小家

奋战在远方对口支援的第一线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三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的学生来诵读《在远方》今天,你将听到的是《大江引活水,大山有靠山(节选)

点击收听音频

对口支援就是对口服务

支援移民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回沪之后,杨建华仍然关注并支持三峡移民的就业安置工作。2001728日,宜昌撤县建区,宜昌县正式改名为夷陵区。也正是在那一年,作为闵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的杨建华,把接收安置夷陵移民、夷陵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工作纳入了本部门的常规工作。

为了畅通闵行与夷陵的劳务信息,“宜昌驻闵行区劳务管理站”升级为“夷陵区驻上海联络处”,由夷陵区劳动就业局副局长黄文松担任联络处主任,并且免费为其提供办公及住宿场所,免费给工作人员提供午餐,配置生活办公用品。之后凡是局里召开企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会议,杨建华都请联络处的同事参加,以便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和用工情况。另一方面,闵行区外劳所的领导也经常带领联络处的工作人员到企业去交流,以提升夷陵区务工人员的就业率。

对口支援就是对口服务。援建期间,夷陵成了杨建华的“第二故乡”。回到上海后,夷陵人千里迢迢来到闵行,杨建华也希望他们能把闵行当作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且当时闵行正处于“用工荒”,夷陵务工人员的到来填补了用工缺口,杨建华更要做好保障工作,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2005年,在上海恒诺微电子有限公司务工的夷陵区移民高桂芳突发疾病,联络处的同事带着她跑了几家医院求治,但是医院担心外地人进院后无人照管而不愿接收。杨建华得知情况后,立即出面担保。高桂芳顺利住进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病情也迅速好转。

对口支援的大爱已经超越了亲情,杨建华一直希望这些点点滴滴的关怀能帮助移民扎根“第二故乡”。令人欣喜的是,当时有4位女职工被工作环境吸引,嫁在闵行吴泾当地,成为“新闵行人”,而如今,亦有数以千计的三峡移民在上海有了自己的新家。他们的新家不光有故土的温情,还有变迁带来的希望。

第一批踏上上海土地的三峡移民

(杨建华,男,1962年12月生。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为上海市第二批援三峡干部,担任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县县长助理。)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三十们邀请了闵行区华坪小学的学生来诵读《在远方》。一张张脱贫的笑脸和村民们又燃起的希望,是在远方的那些对口支援干部们克服环境、生活和工作困难的最大动力。他们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不断传递着来自上海的温度、闵行的温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百舸争流”辑中的一册,本书是对闵行对口支援工作另一种形式的总结和追述,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

2025年10月起,第三十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 王润梓
编辑:陈依婷

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