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迎进博,看徐泾生态美与产业兴的共生画卷丨践行“两山”理念,擘画美丽青浦

转自:绿色青浦 2025-10-31 23:32:41

青浦区作为上海之源、江南水脉,生态本底优良,在践行“两山”理念中勇于探索、走在前列,在全面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发展中,率先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下面让我们将视线聚焦到前沿阵地,一同领略青浦各区域、各领域在“两山”建设中的特色实践与创新探索。

作为青浦对接上海主城的“东大门”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枢纽,徐泾镇正依托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将“生态为基、产业为核、民生为本”的发展思路转化为生动实践,逐步走出一条生态治理、乡村振兴与产城融合相协调的发展新路,展现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风貌。

高光路国控点,作为青浦区唯一纳入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点位,其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长期位居全区前列,这一成绩得益于徐泾镇围绕该站点打出的一系列精准治污“组合拳”:通过“一点一策”精细化管控,加强对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及工业排放的治理,并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发现-响应-处置-评估”的闭环管理,显著提升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效能。

绿色,同样深深融入徐泾的产业脉络。位于国控点周边的北斗园区,自规划之初便锚定绿色低碳路径,严格项目准入,重点引进以北斗导航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低能耗、高附加值科技企业。目前,园区已集聚数十家相关企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单位GDP能耗持续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这些企业将北斗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助力区域节能减排,构建起一个创新活跃、低碳循环的绿色科技产业生态圈。

水环境的改善是徐泾生态治理的又一亮点。总长约3.6公里、水域面积约72000平方米的蟠龙水域,其核心段蟠龙市河地处进博会核心区域。治理中,徐泾镇不只提升水质,更注重水生态、水景观与居民生活、区域文化的融合,创新构建“草-螺-鱼”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水草抑藻、螺蚌清淤实现生态净化。如今,这里水质稳定达标,水体透明度达1.6-1.8米,水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生态功能稳定。

从水域治理转向田园风貌,徐泾的乡村振兴同样可圈可点。作为镇内唯一的规划保留村,金云村围绕“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主线,打造“桃溪柳岸 乐享金云”的美丽乡村。通过将原有26个自然村落归并为6个集中居住点,统一规划配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提升带动了产业发展,以蒙田科创农场为代表的农事体验、林果采摘等项目,成为村民的“致富密码”,也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空间。

徐泾的蜕变,体现在城市功能的完善与产城融合的深化。“以前提到徐泾,最先想到的是展会;现在过来,不仅能看展,还能逛商圈、住品质社区!”这位常来参展商户的感受,道出了这里的显著变化。以进博会为契机,徐泾镇大力发展“会展+”产业链,吸引会展服务、跨境贸易、数字科技等企业聚集,推动虹桥世界中心、蟠龙新天地等商业载体落地。同时,崧泽高架、轨交2号线延伸段等工程相继竣工,彻底打通了对接虹桥枢纽和上海主城的“快速通道”,使徐泾从“展时热闹”的节点,真正转变为一座“全年有活力、四季有精彩”的产城融合新城。

展望未来,徐泾镇将继续依托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深化生态、乡村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朝着“国际会展名城、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稳步前行,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沈千慧

资料:区生态环境局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沈伟群(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