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大排15元,炒海带丝5元……昨天中午,家住梅园三村的顾绣方阿姨来到家门口的陆家嘴社区长者食堂,点好菜、手持托盘,来到结账台付钱时,顾阿姨发现,这里多了个“新玩意”:不用掏钱包拿纸币,直接扫手机里的数字人民币即可“埋单”。原来,陆家嘴街道携手中国银行对社区食堂支付模式进行了试点升级,这也是上海首个数字人民币社区长者食堂应用场景。
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时下上海正在全力推进的一项民心工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群体当然不能掉队。浦东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也是上海老年人口总量最大的区,利用数字化手段,让养老变得更智慧更科学,这里正形成一套可供借鉴推广的大城养老“浦东样本”。
“数字食堂”吃出便利
中午11时不到,在陆家嘴社区长者食堂,已经有不少老人来这里排队就餐,很多人还带了饭盒,不但来这里吃中饭,还打算将晚饭也打包带回去。由于食堂里的每个碗都安装了专用的芯片,老人在自行取完餐品后,将餐盘往智能结算台上一放,餐盘里的饭菜总价就会直接计算出来。该食堂的智能结算台还衔接了刷脸支付终端,老年人只需要刷脸就能轻松完成支付结算。
除了刷脸、用支付宝、刷饭卡、付现金等,这里的就餐者如今还可以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就餐者只要在手机上下载相关的程序,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和支付宝等交易第三方平台不同,数字人民币不受网络影响,可以轻松方便支付。交易完成后,数字货币即时到达商户的对公钱包,商户可通过对公钱包网站查询数字货币交易明细,并自助设置兑币时间,自动将数字货币兑换进商户的银行账户,交易全程无手续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它不仅给老年人带来支付上的便利,也使商户感受到支付创新所带来的实惠。
对老人们来说,更方便的是,通过数字技术支持,无需出示身份证件,不论户籍所在地,后台系统都可以自动给60岁以上老人就餐打9折,75岁以上老人打8.5折。对于街道里的特殊标识老人,如低保低收入、特困供养、优抚及重残无业等,就餐还可以直接减去5元的费用。“老人们可以享受到看得见的福利,10元左右就能吃饱吃好一顿饭。”陆家嘴街道副主任李志伟说,精准补贴和无感支付解决了使用实体补贴卡时,老人担心掉卡、食堂担心冒用的两大痛点,让老人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便利。“当然,不管是何种支付方式,长者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地帮助老人完成相关程序的安装和使用,老人们不用担心会遇到‘数字鸿沟’。”
数字化转型不仅让老人生活更便利,也让为老服务变得更精准。在独居老人关心关爱工作中,陆家嘴街道利用市级平台社区云和区级平台智治通的数据底板,创新开发了独居老人风险分级管理数字平台,将辖区内1444名独居老人,按照高、中、低三类风险,进行全覆盖管理。该平台能根据每一位独居老人的实际情况,自动形成个性化“服务包”,形成相应的工作清单推送至结对的志愿者、包片社工和居民区书记,督促完成好线下的走访关爱。
为认知症老人赋能
俗话说,人老了会越来越像孩子,尤其是患有认知障碍症的老人,更需要人们无微不至的照料。
认知障碍症是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在内的一系列脑部退行性病变,它就像是一个大脑的橡皮擦,抹去的不仅仅是记忆,也让认知症长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受到巨大影响。在浦东洋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一楼,建有上海首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赋能中心,在这里,各种数字化手段正帮助认知症老人与疾病作斗争。
走进该中心,人们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的色彩非常丰富、温馨。中心以不同颜色为背景划分区域,墨绿色代表记忆咖啡馆,红色代表认知障碍康复干预区,蓝色代表日间照料中心,不同空间相互独立又融为一体,帮助轻度认知障碍的长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记忆咖啡馆是全国首家由认知症老人参与运营的咖啡馆,志愿者在这里手把手教老人如何研磨咖啡豆,如何冲泡咖啡,如何制作拉花。当一杯杯醇香的咖啡从老人手里递出,所有人都会伸出大拇指,给他或她点个赞,那一刻,老人们笑得就像一个孩子。
记者注意到,赋能中心还配备了许多智慧养老的应用场景,让认知症长辈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沉浸式的干预训练。这里有一套VR设备,老人戴上VR眼镜后,就会看到一个虚拟教室,在这间课堂里,不同的老人根据不同的提示进行各种认知测试,而测试数据会自动传输到电脑里进行相关评估。对很多老人来说,这套设备更像一个玩具,里面的虚拟场景有时候会变成一片树林,要求老人的眼睛一直跟随着飞鸟移动,有时候它又会变成一座虚拟的超市或银行,老人可以进行食物采购、结账付费、存取钱款等各种生活场景操作,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认知症老人的非药物干预治疗。
洋泾街道副主任顾旻说,目前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赋能中心已对接了一系列专业资源,尤其是一批数字科技企业,未来将推动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2.0标准的制定,打造具有创新性、标杆性、示范性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智慧养老平台”即将上线
截至2020年底,浦东全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02.78万人,占总人口的32.9%。可以说,浦东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人口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特点。面对日益加快的老龄化形势,浦东新区正加快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浦东新区民政局局长周小平说,浦东目前共有170家养老机构,3.2万余张养老床位,通过深化整合,如今浦东“城市大脑”针对养老机构已制定出38个治理要素,其中城市治理分成场所、设备两大类7个要素,经济治理要素分成人员、资金、制度、证照、经营五大类20个要素,社会治理分成信访舆情、社区独居老人紧急救助、防疫管理三大类5个要素,明确了行业监管范围和职责边界。在“一网统管”的平台上,以需求为导向,浦东养老体系实现了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
“比如,我们在‘一网统管’平台上设置了智能化监管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在全区范围内,发现超床位入住、特种设备维保、护理员配比、老年人权益、食品证照、证照预警、违规从业人员等各类风险。”周小平说,浦东还在各大养老机构安装了电弧报警、电子围栏、烟感报警、食品安全预警、离床报警等智能功能,消除了之前监管中一些盲区和薄弱点,提升了机构的自律意识,为实现对养老服务机构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久之后,一款名为“浦老惠”的手机APP应用软件将会上线。这款精心打造的“智慧养老平台”,积聚了目前浦东所有的养老资源,今后浦东老人只要打开手机,就能查询到身边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还能定制个性化的养老套餐,是老人身边可靠可信的数字“养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