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进党如此惧怕孙中山?

上观新闻 作者:台海网

为什么民进党这么恐惧孙中山?归根结底,在于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日前,台立法机构悬挂的孙中山画像因蓝绿肢体冲突意外遭砸损。然而,有绿营民意代表㛑趁机提议将其拍卖,以增加收益,言论引发岛内争议。岛内网友痛批,民进党无非是又想借机搞“去中国化”。

▲台立法机构内的孙中山画像(图:台媒)

01

台网友痛批:又搞"去中国化"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民进党民代蔡易余日前发函,建请台立法机构考虑对遭损毁的孙中山画像进行价值鉴定,再透过国际知名拍卖会拍卖,以增收益。

言论一出,掀起岛内舆论怒火。国民党民代李德维痛批,“民进党只是用一种低俗的或市场化的手法来做一些毁灭”。岛内网友则讽刺,“民进党选前还在作秀”,“对(画像)进行修护,或者悬挂新的就行,这些忘恩负义的绿营政客只是为了‘去中国化’而已,教导下一代忘本、忘恩、自私、功利!”

对此,台立法机构秘书长办公室回应称,立法机构对于破坏设备案件,一贯立场都是依法求偿,拟先请台文化部门推荐修复文物专家,协助现场会勘孙中山画像毁损情况,并研拟画作修复等处置方案。

台立法机构5月30日就一项“修法”进行表决,期间蓝绿爆发肢体冲突。国民党民代抗议修“法”,朝主席台的民进党民代丢掷水杯,却意外砸破孙中山画像。国民党党团总召曾铭宗事后代表党团致歉,并称“损害公物,该赔就赔”。

02

为什么民进党如此惧怕孙中山?

蔡易余还声称,民主地区的庄严议场甚少使用个人图腾,另外孙中山曾任国民党总理,其“徒孙”竟使用议事程序所不允许的水杯为攻击武器,毁其“神主牌”,此举骇世听闻。

从蔡易余戏谑论调当中可以看出,该主张“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摆明是想“抖个机灵”羞辱国民党一番。只不过绿营政客的滑稽表演,也把自己“装”了进去。

本月9日,斯洛伐克几位议员以个人身份访台,受到民进党热情招待。没想到,这几位老外却在参访台立法机构时摆出打架的姿势,岛内网友讽刺称,丢人丢到了国际上。而彼时岛内绿媒却“丧事喜办”,吹嘘这是“台湾民主”享誉国际的标志。怎么外国人一走,谈起国民党杯葛事件,倒成了十恶不赦之举?明摆着在大搞“双标”。

值得注意的是,蔡易余是臭名昭著的“独派”民代,曾提案删除台湾宪制性条例中“国家统一”相关字眼;对于“去孙中山”、“去中国化”等操作更是相当在行。事实上,早在2020年9月,范云等十余名民进党籍民代就曾提案修改法规,想让未来岛内机关单位、学校与军队不再挂孙中山遗像,台湾地区正副职领导人、各级官员和民代不再需要面对孙中山遗像宣誓就职。

为什么民进党这么恐惧孙中山?归根结底,在于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曾明确表示,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台独”政党所鼓吹的理念与此严重相悖。况且,时至今日,即便绿营一再攻击、诋毁孙中山,孙中山先生依然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人气,这更成为绿营谋“独”过程中的“眼中钉”。

无论是“去孙中山”还是“去中国化”,民进党类似操作都注定徒劳。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正像孙中山先生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民进党某些人借“去孙中山”议题恶意炒作,成为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他们才是民主之耻。

来源:综合海外网、中国台湾网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