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锦文受贿超1亿、违规放贷7亿,本月至少3名国有大行分行领导被查处!

上观新闻 作者:上官河

去年9月被查、工行最大省级分行——广东分行原副行长陆锦文传来新消息。

据微信公众号“山东高法”6月28日消息,工行广东省分行原副行长陆锦文受贿、违法发放贷款案一审公开开庭。陆锦文被控从2003年至2021年,在担任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等职务上便利,为相关公司和个人在销售产品、贷款融资、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单独或与他人共同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047亿余元;2012年至2014年,被告人陆锦文在担任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期间,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先后为相关公司发放贷款共计7亿元。

陆锦文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最后法院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59岁被查,“落实中央政策表里不一”

公开简历显示,陆锦文出生于1962年12月,广东佛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曾任工行广东分行营业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等职。2017年8月任工行广东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20年12月任工行广东分行高级专家。

去年9月27日,陆锦文官宣被查。日照纪委曾披露陆锦文案件相关情况,称该案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相重叠、权力与资本相勾结,办案人员克服案情疑难复杂,涉案人员众多、情况特殊,异地跨省、疫情影响等困难,历时近六个月,查清了陆锦文涉嫌违法发放贷款和受贿犯罪事实,挽回经济损失1亿余元。

今年3月27日陆锦文被双开。双开通报显示:陆锦文贯彻落实党中央金融政策表里不一、阳奉阴违,表面上强调严格把关、审慎放贷,私底下自行其是,滥用信贷审批权力,造成重大风险损失;

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并长期多次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贵重礼品、大额礼金;

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利用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在职务晋升中谋取利益;

让管理和服务对象支付应由本人支付的费用,长期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住房;

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

滥用职权,违规插手干预贷款业务和监督执纪;

以权谋私,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甘于被“围猎”;

生活上奢靡腐化,肆无忌惮追求个人享乐和低级趣味。

值得注意的是,陆锦文被查时59岁。“59岁现象”在金融系统并不是个例。去年9月3日,深圳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江裕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江裕棠也是1962年生人,被调查之时也是59岁。中国纪检监察报在评“59岁现象”时表示,退休前后与贪腐行为的某种关联性值得注意,破解之策的笼子需越扎越紧。

6月以来至少3名国有大行分行领导被查处

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是工商银行系统最大的省级分行和同业领先者,拥有近3万名员工,通过超1300家机构网点,截至2021年末,存款总额突破2.3万亿,贷款总额约1.8万亿。

上观新闻梳理发现,本月以来已有多名工行分行领导被查处。

6月4日,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蒋玉林被查,蒋玉林曾任中国工商银行安徽芜湖市分行行长、安徽省分行副行长、云南省分行行长等职。

6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张恪理被开除党籍,他曾任工商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行长、湖南省分行行长、工商银行工会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职。双开通报指出其疏于管理,导致工商银行资产和声誉出现风险等问题。中纪委网站透露,张恪理对房地产贷款业务过度放权,导致相关负责人与贷款掮客通过操控贷款投向谋取利益,给湖南分行造成巨额信用风险。

“张恪理曾在总分行多个关键岗位任职,先后担任过2家一级分行‘一把手’,但其只享受组织赋予的‘一把手’权力,完全放弃分行‘掌舵者’责任,默许、放任信贷资金掮客干预贷款投向,导致大量信贷资金流向失控。”警示教育大会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指出,“信贷领域相关人员的失职失责,让信用风险不断放大,最终造成巨额损失。”

据了解,去年全年共有8名工行党委管理干部被查,对各级“一把手”5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除工商银行外,6月以来还有国有大行领导被查处。6月22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北分行原副行长赵立宏被“双开”,通报指出其利用法律知识规避法律,骗取、私分代理费,以合法民间借贷为幌子谋取巨额利益等问题。

金融反腐步履不停

今年以来,金融系统的反腐持续处于高压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金融系统已有近30人落马,其中不乏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关官员。

由于资金密集的行业特征,金融行业的贪腐案件涉案金额往往巨大,动辄上亿元。例如已被执行死刑的中国华融原党委书记及董事长赖小民,非法收受财物17.88亿余元(其中1.04亿未遂);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原行长顾国明敛财1.36亿元……

和陆锦文一样,在众多金融腐败问题中,信贷审批权,成了不少落马官员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中纪委网站去年11月2日刊发的文章指出,“目前,我国的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大部分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银行信贷作为资金提供的主要渠道,是典型的资源富集、权力集中领域,干部容易受到‘围猎’”。

信贷领域腐败问题往往专业性、技术性、隐蔽性较强,并且以贷谋私往往需要上下勾结、左右串通、多环节配合。前述文章提议,应加强对“一把手”等“关键少数”的监督。目前,从商业银行各业务条线和管理事项的授权安排看,分行“一把手”是人权、事权、财权的最终责任人,尽管内部有集体审议机制,但是在“一把手”可以直接决定或影响员工岗位、薪酬、职务等情况下,有的党委班子集体决策机制流于形式,个人或少数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形成“一言堂”。

资料来源:日照市纪委、证券时报、中国经济周刊

栏目主编:刘璐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