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晚,天蟾逸夫舞台暂别观众,明年见!

文化观澜 2018-03-11 22:3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曲终人不散

3月11日晚,近百年历史的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迎来大修前最后一场演出,武生名家奚中路主演《艳阳楼》,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邓沐玮以及金喜全、严庆谷等联袂主演《打严嵩》,为“暂歇,为下一个百年之约”天蟾2018谢幕演出季展演收官。

艳阳楼》

 

陈少云在天蟾逸夫舞台演过众多传统戏与新编戏,“在这里可以感受前辈先贤大师的气息,意义非凡。”他祝愿天蟾逸夫舞台越修越好,以新的面貌吸引新的观众。1994年天蟾重新装修开台,金喜全作为河北省艺术学校学生在此参加全国少儿京剧邀请赛,“那时感觉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2002年金喜全进入上海京剧院工作,在天蟾演出大量叶派小生剧目,“它见证了我从成长到成熟全过程,充满亲切感。”而今作为上戏戏曲学院副院长、上海戏曲学校副校长,金喜全说,他的学生们也向往天蟾逸夫舞台,“它是戏曲演员的家和梦,是青年人梦想实践平台。我们会准备更加优秀作品,一年以后再在这里做汇报。”严庆谷从小在天蟾看戏,他敏锐地感受到,这几天来剧场告别的观众特别多,“明年天蟾逸夫舞台重新亮相,不仅观众期待,我们演员也很期待。上海是国际大文化都市,有一流的音乐厅,将有一流的歌剧院。逸夫舞台作为传统戏曲传播空间,传承着民族精神的重要一部分,期待它在未来百年再创辉煌。”

 

开台于1926年2月的天蟾舞台历尽人间沧桑、梨园风云。它原名“大新舞台”,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呈拱形覆盖整个场内观众厅,观众席分设四层,共有座位3917个,成为当时上海新式剧场之最,梨园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26岁的荀慧生在这里第一次以真名亮相,走红海上。1928年1月它更名“上海舞台”,1930年10月改名“天声舞台”,1930年11月7日正式定名为“天蟾舞台”。本次修缮是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继1994年改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预计历时一年左右。

 

观众姜宜萱受家人影响从小喜欢京剧,“央视戏曲频道是家里收视率最高的频道。我听着‘录制地点: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长大,没想到有一天我能来上海求学,与从小陪伴我、生活在电视机中的天蟾‘零距离’。” 来上海后,姜宜萱每月至少来天蟾看一场京剧演出,“同为戏迷的舅舅对我说:‘你真是幸福,我当年只在天蟾外路过了一次。’我祝愿天蟾能够在这次‘休息’中养精蓄锐,期待它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我会继续与天蟾的约定。”观众王平第一次买票看戏是1995年福建芳华越剧团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玉蜻蜓》和《盘妻索妻》,“那年我15岁,戏票钱是从每天早餐和交通费里省下来的。那晚演出后尹桂芳先生亲自登台谢幕,台上台下那份激动至今难忘。”光明中学学生关亦文是京剧小票友,作为天蟾邻居,光明中学连续在天蟾举办京剧演出。关亦文说,“这两年有机会在天蟾的舞台上表演真的是太太太太荣幸。迎新时候我演出了《穆桂英挂帅》选段致敬,期待天产早日回来。”

 

10日、11日,上海京剧院在本次谢幕演出季中大轴登场,前晚实力派京剧演员李国静主演《穆桂英挂帅》、昨晚《艳阳楼》《打严嵩》相继亮相,选择梅兰芳、周信芳两位大师的代表剧目作为谢幕大轴,对于这座记载了一个世纪京剧舞台兴衰荣辱的天蟾来说,可谓意义深长。为期半个多月的“暂歇,为下一个百年之约”天蟾2018谢幕演出季展演,京剧、昆曲、沪剧、越剧、淮剧和评弹6个剧种7家戏曲院团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同台献艺,推出13场精彩演出,网络留言挤满天蟾逸夫舞台微信公众号。

打严嵩》

 

观众“九儿”看完上海越剧院在谢幕季演出《追鱼》,“我从六岁跟着外婆听越剧至今三十多年了,现场看戏也就是近三年,从越剧看到京剧,没事就搜下戏票。我爱天蟾逸夫舞台,向所有演员致敬,也感谢所有工作人员,每次有更改的戏,工作人员还会打电话通知,特别暖心。”观众“任子李”回国后第一次看戏就是在天蟾舞台看岳美缇的戏,“这次谢幕季,新版《琵琶记》现场,我遇到岳老师,按捺不住激动索要了签名。《琵琶记》非常棒。期待天蟾焕发青春,早日回归。”观众“lilliam-上海”从3岁起听京剧,保留每次戏票,“不论音响效果、灯光、座位、剧场位置、听戏氛围,天蟾逸夫舞台都是最让人享受的。全场观众像讨论商量好的一样,一起叫好、一起拍手,每次看戏完意犹未尽,还要想办法与演员合影。 天蟾逸夫舞台装修了,想来明年剧场听戏体验会更先进、更完美、更符合听众们的愿望,期待!”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蒋迪雯摄影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