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陈圣来:世界那么大,为什么这些城市让人印象深刻
上观新闻
2020-08-02 06:31:00

【编者按】当前,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推进。在中国,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世界上那么多城市,为什么有些过目即忘,而有些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上海社科院陈圣来研究员看来,城市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世俗之地和文化之地。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城市有了更高诉求:不仅可居住,而且可聆听、可阅读、可亲近。以下是他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水平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的本质特征体现为聚集功能、多元功能和创造功能。城市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世俗之地和文化之地。现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向城市聚集这种趋势有增无减,而且成加速度推进。在城市化浪潮中,中国一马当先。据统计,2019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60%,这是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情,就是人类科技的发展和中国的城市化。”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城市有了更高诉求:不仅可居住,而且可聆听、可阅读、可亲近。今天的演讲,我将围绕“重塑可聆听的可阅读的可亲近的城市”这个主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城市是可以聆听的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闻名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就曾被大文豪雨果誉为“石头的交响曲”。而由各种不同的建筑所汇聚的城市就像是一部宏大巨制、波澜壮阔的辉煌乐章,里面有疾风骤雨,也有春风荡漾,有飞瀑轰鸣,也有细溪柔婉。在这样恢宏的乐章里,每一幢建筑就是乐章的音符,每一个街区就是乐章的织体(注:织体是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是音乐构成的总体运动形态)。行走在城市的建筑中,我们仿佛是在聆听不同的乐章。

我走过世界许多城市,现在让我回忆起这些城市,往往首先我会想起这些城市的代表性建筑,而这些代表性建筑可能就是这些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而且大多以城市的文化设施为主。比如提起歌剧院,我第一时间会想起在海边、在悉尼大桥旁的悉尼歌剧院,这座像贝壳一样的洁白的歌剧院,作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举世闻名。又比如提起巴黎,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埃菲尔铁塔,想起巴黎圣母院,因为巴黎是文化之都,它的文化遗存太丰富了。但是在我看来,巴黎歌剧院绝对值得一提。这座美轮美奂的音乐殿堂是巴黎市中心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本身是欧洲折中主义的代表建筑,又有巴洛克和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建筑风格的融合,还有河道深达6米的地下暗河。音乐剧四大名剧之一的《剧院魅影》表现的原型场景就是巴黎歌剧院。这座歌剧院因为装饰极其豪华而被誉为“巴黎的首饰盒”。此外,提起纽约,你可能会想起大都会歌剧院,这是音乐界公认的音乐最高殿堂之一。提起米兰,你会想起斯卡拉歌剧院,这是米兰城市的骄傲,他们的巴兰钦风格在歌剧领域举足轻重。去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斯卡拉歌剧院曾在刚开张的上音歌剧厅献演。而据媒体报道,上海大歌剧院在浦东世博园区已正式动工开建,它的外形宛如一把洁白的中国传统的折扇徐徐打开,非常有特色,相信等它建成以后,一定会成为上海又一标志性建筑……上述仅仅说的是歌剧院,城市中的建筑以其各自的风采和功能,成为城市建筑交响曲里一个个响亮的音符。

当然,这些音符还要在音乐织体内活跃,而由建筑勾连的街区就是乐章的织体。在我到过的城市中,哪些令我怦然心动呢?我首先想起我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交河古城,它曾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城市。交河,顾名思义就是两条河流交合汇聚之处。最早的时候,交河垂柳依依,绿波漾漾,是个富庶美丽的城市。然而随着战祸的绵延、地质的变化、河流的干涸,这座古城衰败荒芜了。如今的它只是一座古城的遗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是中国唯一一处最为完整的汉代城市的遗址,更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硕果仅存的标本。我漫步在城墟中央350米的南北通衢上,看两边官署区、民宅区、商业区和寺院区,这些昔日用泥土垒砌的房屋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但依然令人有种灵魂的震撼,身心肃穆。

最使我怦然心动的是意大利的庞贝,这座两千年前被火山爆发而瞬间吞没的城市,一千年前重新从地底下被发掘,所以它是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城市活化石。面对这一片如此规模的人类遗址,面对着保持如此完整的相隔近两千年的城市建筑,我深深理解歌德这位大文豪观览过古城后留下的遗言:“在世界上发生的诸多灾难中,还从未有过任何灾难像庞贝一样,它带给后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悦。”有人认为这段话冷酷得不近情理,毕竟两万条生命活活地被吞灭了,怎能用“愉悦”来形容?但是我想,歌德想要表达的应该是另外一层意思:随着时间的推延,生命丧失的伤痛将淡化与弥合,而完整保存这一人类居住史生活史遗迹所产生的价值将永恒。如若没有大自然对其特有的尘封,那么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庞贝将不断被改造、推进、衍化,两千年前原生态的城市轮廓以及与之相伴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就只能通过残留的文字记载而片鳞半爪地被保留下来。现在因祸得福,一座城池、一段历史、一个真实的生活状态被原封不动本真还原地保留下来,生动再现了人类文明史上这一段的“此时此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不可寻觅、不可复制的活的古代城市博物馆。电影《庞贝的末日》也将这一历史的瞬间深刻定格在艺术的记忆里。

但是这两座都是过去式的城市,它们不活在当下,都是死的城市,因为城市的建筑已经死了,生活在城市建筑里的人也已经死了。相比较而言,庞贝古城更令我感动一些,因为这里保留了人的气息,有市民生活的印痕。走在庞贝古城中,至今还可见残留的各种店号商号,这些依稀可辨的店铺招牌诉说着这座城市昔日的繁荣。拐进这些小屋,还可见灶台、柜台、陶罐,能看到鱼市场摊边刚刮下的鱼鳞、新鲜出炉的面包散放在桌上。甚至还能看到饭馆钱柜里一天的营业收入——683枚古罗马钱币。望着残留的文字壁画,抚摸着陶罐、灶具,你能体会到生活的细碎和温柔。一句话,你能从这乐章的织体里隐约聆听到令人回肠百转的旋律。

城市是可以阅读的

城市的阅读在于城市的历史、城市的底蕴,更在于和城市休戚相关的人物。

一次,我去纽约格林威茨村,接待方安排了一位特殊的向导,他对当地几乎每幢建筑都如数家珍。他向我介绍了鲍勃·迪伦抱着一把吉他走进去的小咖啡馆,一代巨星就在这里开始走上音乐生涯。他还介绍了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寓所,介绍了坐落在街区的开放式的纽约大学。伴随着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他帮助我细细地阅读了格林威茨街区的一幢幢建筑。当时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虽然之前我来过这里,但我没有“阅读过这里”。

还有一座城市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西班牙的海滨城市巴塞罗那。这个城市不仅是因为举办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而出名,更是因为它被喻为“高迪的城市”。天才的建筑家高迪将他的才华尽情地挥洒在这座海滨城市,他的遗存有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文森之家、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宫、古埃尔领地教堂、圣家族大教堂、贝列斯夸尔德塔、卡佛之家等。当你漫步在这座城市,似乎随时会与高迪邂逅。尤其是圣家族大教堂,这座造了百余年至今还未竣工的闻名于世的大教堂,据说要到2026年才能竣工,这一年恰好是高迪的百年忌辰,也许历史选择了这一年,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建筑家。这是一座充满象征主义符号的建筑,可以说是一部用石头雕刻出的《圣经》。教堂的造型、设计、图案、雕塑、理念等从建造之日起就一直饱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划时代的伟大作品,教皇本笃十六世将教堂封为宗座圣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高迪的建筑深刻影响着巴塞罗那的城市风格,至今这些建筑都还活在当下城市生活里,融入普通市民生活中,奏响了这座城市建筑乐章的主旋律。所以,人们将巴塞罗那称为“高迪的城市”,并不为过。

由此,我想到了邬达克,想到了这位杰出建筑家对上海建筑文化的卓越贡献。某种程度上,他有点像高迪。当然他的作品中并没有像圣家族大教堂这样的宏大叙事,他也不像高迪那样为全世界所公认。但是,上海的体量比巴塞罗那大,影响上海的元素太丰富了,所以尽管邬达克没有高迪这样的知名度,但是他的广度却丝毫不逊色于高迪,而且他的建筑屐痕遍布上海,成为一个时期上海的高度和创新的标志,这是至今其他建筑家所不能望其项背的。邬达克29年的旅沪生活中,留下了超过一百座的邬达克建筑,其数量远远超过高迪在巴塞罗那留下的建筑,其中像国际饭店、武康大楼、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等建筑已是上海建筑的标志性符号,统领上海建筑文化乃至中国建筑文化几十年,上海国际饭店代表上海的高度和中国的高度一直保持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此,我们虽然不能说上海是邬达克的上海,但我们完全可以说,在上海处处可以闻到邬达克的气息,通过其建筑作品,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阅读上海这座城市。

城市是可以亲近的

因为城市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世俗之地,因此它应该是充满温情和人文气息的,是和蔼可亲的。纵观西方建筑史,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从哥特式到巴洛克与洛可可,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演变就是城市文化的嬗变,也是社会生活的变革所致。

我有一次访问了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市,位于该市的布什奈表演艺术中心接待了我们,中心的总裁与哈特福德市的市长向我详细介绍了布什奈表演艺术中心提出的“iQuilt”计划“创新‘被子’计划”)。哈特福德市中心有一块大约1.3平方公里大小的区域,从地图上看,这一区域就像是一条迷人的、由不规则布块所拼成的“被子”(quilt)。哈特福德的文化资产在全美140个大城市中,排名第14位。这些文化资产包括布什奈表演艺术中心、州议会大厦、布什奈公园、沃德沃斯雅典艺术博物馆、哈特福德舞台公司及新落成的康涅狄格科学中心等,而它们基本上都位于哈特福德市中心彼此之间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然而,虽然在空间布局上很紧凑,它们之间的步行通道却往往很不显眼,也不为人知,甚至被人为阻隔。“iQuilt”计划打算改变这一状况,通过强化步行通道,用人行道及自行车道将市中心大约45个文化机构及公共空间连接起来,打造一个由公园、广场、街道、小路等公共空间组成的“步行者网络”。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设计者在企划书中说:“在19世纪和20世纪,有远见的哈特福德市民沿着两条河打造了绿色的公园,现在是时候将它们连在一起了。在近400年的历史中,哈特福德成立并照管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文化资产,现在是时候将它们连在一起了。”可以说,该计划既是一个大胆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都市更新计划,也是一个以艺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计划。其理念是,一旦人们了解哈特福德的市中心有一系列有吸引力的场所可以参观,这会增加他们来哈特福德参观的次数与停留时间,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在具体举措中,该计划着重人的感受。比如,打造适宜步行的、充满动感的街道,标明目的地方向及步行所需时间,使骑自行车、跑步及锻炼变得简单易行,通过文化互动带来活力,体现哈特福德的热情好客及提高游人的舒适度,等等。当地还提出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广告语:“你想无所事事吗?那就请来哈特福德吧!”这一规划设想获得了全美最佳城市设计方案,因为它使城市变得更人性化、更可亲近了。

城市的可亲度与城市的设计布局、建筑风格、交通秩序、绿化环境、文化设施、商业层次、卫生状况、公共服务等有关,但又不仅仅取决于这些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更在于市民的文明修养、道德气度、价值追求、鉴赏水准以及生活方式等。这是城市隐逸的灵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物质的有形的东西,只是为城市隐逸的灵魂提供匹配的栖息之地罢了。因此,对一个城市魅力的评价不仅仅是美学判断,也是对这座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道德判断和文化判断。由市民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独特城市气质和气息,是每个曾经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的乡愁,历久而弥新,足以使人陶醉一生,并迸发出一种难以言语的亲近感。

尽管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消弭着传统的人居结构和人际关系,但城市人仍然试图保持牢固的家庭联系和体制信仰,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仍有着深深的眷恋,对这个城市有着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感情。今天许多城市都有强烈的商业追求与经济功利诉求,但是正如美国建筑学家科特金所说的:“这些方面无论其表面如何有吸引力,都不能取代家庭、信念、市民文化、邻里等持久的重要纽带。”

以上,我从可聆听、可阅读、可亲近三个维度讲了为什么一些城市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事实上,三者之间并非是孤立的,它们往往彼此交融,构筑起城市这个生命体的丰富肌理。有这么一句流行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么,有哪些值得看呢?我希望今天的演讲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思想者小传】

陈圣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研究员,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长。多次担任国家社科基金、文化和旅游部等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师大、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兼职教授。曾创建东方广播电台,并任台长、总编辑。创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并任总裁。2010年当选为亚洲艺术节联盟主席,两次被世界节庆协会授予“杰出中国人物奖”。2011年被任命为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出版有《生命的诱惑》《广播沉思录》《晨曲短论》《品味艺术》《艺术节与城市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视野研究》《城市的救赎》等多部专著。(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本文作者:陈圣来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文内图: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