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就不是流派的“海派”艺术,如何改变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格局?
上观新闻
2020-08-04 12:54:26

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演变,留下了诸多重要的史实。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明清以来的江南中心格局,逐渐汇聚于新兴而起的国际商业都会上海。表面上,这是文化历史的空间位移,而在深层意义上看,这意味着中国传统绘画在文化格局上发生重大转型。

日前,“水墨缘——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一)在中华艺术宫亮相。作为重要的学术项目,该展览正是在这种文化语境中,为大众呈现独特而恢宏的学术视野,叙述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林风眠 捧白莲红衣仕女 中国画 68X65CM 中华艺术宫藏

借古开新,有力推进中国绘画的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转型

在历来的相关学术研究中,“海派”非流派,渐已达成共识。虽然各家结语有别,但基本可以归纳为:“海派”是一批具有共同文化情境的艺术家的指代,一种兼容并蓄的艺术趣味和开放求新精神的概括,一种近代市民文化时尚的隐喻。从“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的相关启示而言,并不囿于传统绘画的画种或流派范围去认识海派艺术,而是进一步在前、后海派传承的传统绘画发展领域以外,获得新的认知与体验。

“海派”原义意指清末民初流寓于上海、兼具同乡关系的画家群体组合,发生了历史的沿革。就绘画领域而言,“海派”称谓基本确立,并沿用至今。具体说来,即以国画名家为中心,围绕传统文人画趋时务新的革新之风,相应产生了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势。沿革至今,成为身居海上开放之地,力改前时国画糜弱之气的写照。“海派”之义,也从文人画笔墨形式本体,引伸和扩展为一种宽容而开放的文化精神。

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吴湖帆四位大家,即是清末民初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对传统中国绘画的学习和延承基础上,师法古人,博采众长,呈现出借古开新的艺术面貌。任伯年擅长描绘现实题材,其绘画融合市民审美趣味;吴昌硕以金石入画,且大胆运用浓丽色彩;黄宾虹早年绘画以疏淡清逸为特色,晚年画风则为“黑、密、厚、重”;吴湖帆画合古今中西之法,立体感强,设色明快,墨笔烘染,有烟云苍茫、泉石浩荡之致。四位艺术大家的绘画风格虽有所差异,但共通之处在于保存传统艺术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而力避陈陈相因,成功地适应了新时代地生活方式与艺术文化思潮,有力推进了中国绘画的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转型,不失为海派艺术的集大成者。

海派美术之变迁,与近现代、现当代中国美术发展命运相连。上海在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演变中,以上海为中心的前所未有的移民社会及其文化环境,形成一种重要标志。这些文化融合的关系,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汇聚于海派艺术之中,都在中西兼容、雅俗共赏的气氛中出现诸多历史迹象,体现了海派画家已经具有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开放思想。中西绘画在传统而来的“持久的对话”中,出现了新的交流迹象。使得矛盾对立的绘画语系发生着契合,这取决于海派之风中非排它性的文化宽容态势,和近代商埠繁荣之下的人文心理相适应。在“雅俗共赏”的标尺下,渐而调整了原有封闭的审美心态。因而,这种中西兼容、雅俗共赏的画坛现象,导致对于海派绘画的重新认知和文化思考。这也是“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给大众的一种启示和发现。


吴湖帆 双松叠翠 纸本设色镜片 133x68

中西兼道,实则是对于艺术之“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思考与融合

20世纪以来,中国画坛出现了种种关于中西融合的观念和实践,在中国画的中西融合方面,取西画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使中国画具有描写现实生活的能力。在西画的中西融合方面,一者注重西方表现性语言与传统写意的结合;另者侧重西方写实性语言与传统写意语言的结合,由此形成了中西融合的主线,从中体现出应有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是中国美术在现代西学东渐社会情境之下自觉对应的结果,也是20世纪西画东渐在文化移植之中所作出的现实选择。

海派艺术名家的“中西融合”之道独具特色,其中可推林风眠和刘海粟为代表。林风眠先生认为东西方艺术“因相异而各有所长短”。在绘画上,他潜心研究中国画的新风格,一方面立足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运用西方绘画之技巧,在领悟东西方艺术的精髓之余,实现了中西融合。刘海粟先生受康有为影响,认为“合中西而创艺术之新纪元”。其中西兼道不仅体现在绘画创作上,还体现在艺术教育思想之上。绘画上,刘海粟取东西方艺术之表现主义的倾向,用笔强劲有力,色彩豪放,浓烈。除此之外,刘海粟在本身就源自于西方的艺术教育上,也颇有建树。

纵观两位大师的艺术生涯,林风眠之中西兼道是一种内省和冷静,而刘海粟的中西兼道更体现出一种热情与豪放。大家之作所呈现的海派艺术中的中西兼道之风,实则是对于艺术之“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思考与融合。

深入关注近代上海画坛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海上绘画不是单纯在传统基础上的延续、发展和变革,它是中西文化撞击和影响下的产物。它在同一时代背景、地域氛围、文化因缘孕育下生成,也形成了鲜明的共性。这种共性,就是在西学东渐的近代文化情境中,所形成的近代城市的商业文化和移民文化特质。作为上海文化特质在世俗化、商业画和多元化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的历史表现。“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所列名家力作及其相关文献,逐渐将观者的注意力和思考点,引向中西文化融合语境中的前后、内外的范围。这启示大众在传统艺术延续的纵向坐标的同时,还应该构建起一种的中西文化对话的横向坐标,以为完整地通过中国近现代中西融合的前沿区域的前后海派、内外海派的共生制约的现象,并以此为学术向度,进行相关外来文化对中国美术本体建构影响,以及中国现当代美术话语体系自觉完善的思考。

现代标程,对于中国传统美术的现代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浪潮中,呈现出国内学子留学海外的趋势。历经了先声、酝酿和开拓的历程。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西洋画运动的鼎盛之期,出现了以振兴中国现代艺术为理念的现代艺术探索。

以留欧与留日艺术家为主体的创作群体,依托专业的美术院校和西画团体,构成了海派艺术新的时代标程。他们从教学实习和创作研究,全面展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纵深格局。吴大羽、倪贻德两位大家即是一种卓越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曾于20世纪20年代留洋,在此过程中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美学的影响,将背景、流派迥异的风格化相糅合,其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和精神。

历史证明,一味模仿、追随绝不是改革中国传统绘画的正道。因此,他们在吸取西方现代艺术之精华的同时,又强调融民族艺术特点及其美学思想。强调兼容并包、中西融合,从而创作出众多具有深厚底蕴和形式美感的作品。两者在艺术实践与理论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中国传统美术的现代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事实上,文化的识别性,时常与在地的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和形式风格一脉相承的。20世纪以来,海派绘画的相关趋时务新、兼容并蓄的艺术探索,不失为重要的新兴艺术的演变基因。在经历20世纪中后期的主题性艺术影响之后,写实绘画在20年代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的上海画坛仍是需要完善和突破的领域。在诸多艺术家的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海派绘画语言探索的多元化格局,是海派绘画的一种成功和复兴的希望。这种希望所在,正是彰显艺术多元互补、兼容清雅的品格,意味着海派文化基因,凝练浓厚的“新兴艺术”的人文品质,以“大写海派”的气度和格局,形成具有海派精神和新时代风貌的“大美之艺”。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李君娜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来源:中华艺术宫
题图说明:刘海粟 清凉台写十八罗汉 油画 刘海粟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