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火爆的“劝分小组”:老组员已难理解当今的情感纠纷
上观新闻
2020-08-10 21:06:10

“我朋友的男友给她随口来了句两吨水警告,已经决定分手了”,在“豆瓣劝分小组”中有人写下这样的帖子。

7月25日,“杭州女子失踪案”中神秘失踪20天的来女士在小区化粪池中被警方发现,而犯罪嫌疑人正是来女士的丈夫。紧接着,“两吨水警告”、“化粪池了解一下”、“绞肉机威胁”等网络“新梗”在恋爱社交群组中诞生。随后,“分手”成了最“无痛无害”的情感纠纷解决方式。

记者在豆瓣中搜索“劝分”“分手”等名字,类似的小组多达十几个,组员从几万人到几十人不等。

疫情后“最火”劝分小组人数突破25万

当下最火的“豆瓣劝分小组”创建于2018年底,“小未”是“豆瓣劝分小组”的组长,这个因为突发奇想而创立的小组此前经历了很长一段的沉寂期,却随着疫情和“杀妻案件”突然“走红”。

“同居一年多,感情还算稳定,因为疫情延迟开学,现在2个月了都没有回来,我感觉我快撑不下去了。”类似的帖子在“豆瓣劝分小组”里不时出现。

小组长认为,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刻意隔开,恋人们几个月不能见面,情感问题开始增多。而诸如“杀妻案件”这样的社会热点话题则将有感情问题的人引向了是否要下决心分手的路口。

小组里帖子的内容多种多样,从未分到已分,从吐槽到恋爱讨论,从恋爱到婚姻,小到言语不和,大到出轨嫖娼,火起来以后,小组里的故事也越来越复杂多样。

越来越多开始从宏观的角度看待感情问题。他们会讨论男女双方在感情和物质上的掌控权,到底谁应该成为感情的主导,谁又需要为以后婚姻生活的投入埋单。这些看起来永远没有结果的论题,在小组中几乎一边倒的会倾向于发帖的楼主,“现在男的算的贼精,不仅防着自己会不会被占便宜,不占到女方的便宜就算吃亏了。”

刚创办小组的时候,“小未”并不存在恋爱方面的困扰,只是因为豆瓣生活类小组的劝分内容比较委婉客气,便想要自己专门组建一个劝分小组。“小未”还记得自己创建后的一年多时间中,小组里一直比较冷清,以至于自己几乎都忘了还有这样一个小组的存在。直到2020年1月疫情爆发以后,加入小组的人突然增多,随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小组人数已经达到近20万,截至七月底,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5万。

“小未”还记得3月份的时候看到过组里一个男生在帖子中写到,自己发现了异地恋女友出轨的记录但却没能下定决心分手,这让小未“看得着急”。

“不分手留着过年吗?!进小组一起劝你分手,本小组劝分不劝和!让你下定决心分手!”正如“小未”给小组写的这句简介一样,从进入小组的那一刻起,小组中的成员就对“劝分”这个主题十分明确,也明确知道自己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不知道改什么”是这个小组的一员,一周前因为一件小事与男友分手后,她一直未能“走出来”,明知道对方已经很快找到了新的女友,但自己却始终希望对方回头。双方断断续续的接触,以及自己反反复复的情绪波动都让她十分难受,“因为微博上熟人太多,自己平时又一直玩豆瓣,便把那些无处可说的话发在了小组里。”

“说的都挺真实的,虽然有些话看着难受,但是我觉得大家都是为了让我更好地走出来。”发出去刚过一天,她的帖子下已经收到超过一百条评论。有组员会直接对她说,“能不能有点骨气,两个人戏精一样,你不要再理他了。”虽然这样的发言让她感觉比较直接,但很多理性的分析还是会不时地帮助她从感性的情感中抽离出来。

进入小组为的是倾诉和下定决心

和小未创建小组的原因不同,2017年6月创办小组时,小c正面临一段恋爱的迷茫期。

一年多时间里,小c谈了大概六七段恋爱,但每次持续的时间都只有一个月左右。“自己总是谈着恋爱就很容易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总是会有很多瞬间出现:‘要不就分手吧’这种念头,然后每一次,恋情都会被这种念头所战胜。”

分手的念头疯长,但另一方面自己又对结束恋爱感到恐惧,这种被动的状态让小c感觉自己既可怜又难受,便为加入小组的成员取名“可怜巴巴的小狗崽”。

最早的时候,小c希望能够通过其他人给出的那些非常名正言顺的理由,来让对感情还犹豫不决的人说服自己,勇敢的去做分手这个决定。

但在动念头到正式创建的这段时间里,小c一直觉得这个小组是自己的一种“恶趣味”,不仅自己不能认同这种劝别人分手的行为,就算是劝分更多的时候也是在自己劝自己,因此也并没有想过要认真经营这个小组,而是将它视作自己的一个“树洞”,邀请一些熟悉自己的朋友,分享心情和状态,让大家帮自己参谋一下。

尽管如此,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小c还是能够感觉到从做决定到当面提出分手,自己在处理感情问题时比之前要果敢的多,好像冥冥之中自己有了更多的勇气。更让小c没有想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加入进这个小组,分享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早子”就是最开始被小c邀请进入的朋友之一。

2017年时,早子与当时男友的感情也走到了分叉路口。“也不是不沟通,就是每天交流少得可怜,看似冷暴力。其实只不过是两个人状态都很冷漠。”异地恋加上感情的冷却,让小早感到很失望。

分析自己和男友的性格,讲清楚现实问题和自己的犹豫,按照发帖的普遍格式和内容,早子也在小组里分享了自己的困扰。“什么意见都有,什么态度都有。”或劝告或安慰,评论中七嘴八舌的讨论和回应逐渐增多。

其实,早在发出帖子的时候,早子心里就已经很清楚,对方不是很适合自己的那个人了,这个帖子是给自己下的决心。

在早子看来,这样的一个小组更多的时候还是一个舒缓压力,热心互助的地方,面对观点各异的评论,不论是自己还是其他的组员,很多时候真正看在眼里的还是那些和自己观点一致的内容,参不参考以及最后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更多的时候也是取决于当事人的判断。

犹豫可能是因为没有独立的价值观

豆瓣上这种类似的劝分小组成立了至少十年的时间,“怂恿女孩分手专业别动队”成立于2010年,管理员“小株”今年三十岁,十年前小组刚成立的时候,他就加入了进来。现在翻回小组里十年前的帖子,成员们的感情纠葛似乎显得很“肤浅”,很多人为异地恋和姐弟恋困扰,很多人在吐槽小三的介入,还有的人在为了男友不是处男而寻求是否要分手的答案。

在小组里浸淫了十年,“小株”发现,当事人在加入劝分小组的同时,就已经清楚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在中国“劝和不劝分”的传统观念下,“小株”却并不认为劝分有什么不好。他刚加入小组的时候自己还处在学生时代。他见过不少朋友跟自己抱怨恋人,细数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话里话外透露着一股想要自己劝他们赶快分手的意味,但无论旁观者怎样劝说,也不论两个人当时吵得多凶,最后的结果大都还是和好如初。

在“小株”看来,或许这就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劝和”存在的原因,可以避免假如两人再和好后,当时劝分的朋友不至于沦落为破坏感情的“离间者”。只是对于这段感情本身而言,周围的人都看得出它已经很难维系下去了,只要那些固有的矛盾没有改变,两个人就终有一天会再爆发问题。

这些年情感纠纷导致的刑事案件,给很多恋爱中的人带来了群体性焦虑,分手、离婚事件的频发也给人一种“爱无能”的感觉,“小株”觉得也许大家确实开始恐婚了,但对于爱情来说,分手其实未必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能够尽快结束一段不如意的爱情,开始新的尝试,当事人也许也就能够减少在这当中所受到的伤害。

在“小株”看来,有的成员明明在感情里面很受伤害,却仍然不愿意退出来,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一套价值观。

“小株”一直都觉得一套合适的价值观就像是一副铠甲,能够让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学会躲避,恋爱中是如此,婚姻中也是如此。只是,很多人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并没有勇气一直试错,而是选择套用世俗的标准,害怕分手,害怕破裂。

之前家暴的话题引发热议时,豆瓣上有人曾经讨论过被家暴者身上存在的问题,“小株”看了很多,却都觉得站不住脚。

想来想去,“小株”觉得这些人其实也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观。

因此,在他看来,能够在劝分的小组中发帖至少已经证明了当事人勇敢的迈出了尝试改变的第一步,对于他们而言,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最终决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劝分小组总会随着一代人的新问题火爆

十年过去了,“小株”已经不记得当初创建“怂恿女孩分手别动队”这个小组的组长是谁了,目前的组长也已经消失了很久,除了最近突然又出现的零星的讨论,在之前很长对一段时间里,小组中都几乎没有人发过帖。

比起“小株”所在的小组,“早子”所在的“劝阻恋爱情侣分手互助协会”要稍微好些,一周还能收到两三条发帖。

2018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小组创始人小c不得不放弃了自己豆瓣上的账号,将管理员和组长转交给自己的朋友们,尽管已经离开近两年的时间,小c还是会不时的上去再看一看,只是由于大家都还有各自的生活要忙,在日常的管理也只能随缘。

在这三个小组中,“豆瓣劝分小组”算是最为火爆的了。五月以来,“小未”为小组选出了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打理招新、申诉、发帖、活动等日常工作,豆瓣中的小组各式各样,没落几乎是一种常态,“小未”希望未来这个小组还能够再长久一点,也能够真的做到帮姐妹们解决困扰。

当然,对于感情事件的当事人来说,分手未必是解决感情困扰的唯一办法,劝分小组解决的并不是感情困扰,而是为分手而产生的困扰。所以,他们并不针对感情本身的谁对谁错去做什么判断,连他们自己都称自己是“无脑”劝分。“来到这里的人,其实十有八九都已经想好了要分手,他们只是需要有更多的人来为自己做一个决定,做一个心理支持。”

劝分小组对于在“分与不分”之间纠结的人表现的似乎很冷漠,如果当事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都会给与几乎一致的答案:赶紧分了算了。但如果当事人纠结的并不是“分与不分”,而是感情本身的细枝末节,劝分小组倒也会表现一些温情,有些人会出一些主意帮助当事人解决困扰,比如让恋爱的双方尝试去进一步的沟通。

对于已经步入婚姻殿堂的“小未”来说,心态上剥离劝分小组已经渐渐开始了,而恋情稳定的“小株”也发现他不太能理解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对于他们而言,恋爱和情感的困扰已然成为个人生命中的过去式,感情的道路始终是分分合合,但最终的走向其实还是“合”而不是“分”。

劝分小组十年前有,十年后还在出现新的,但表现出来的问题却截然不同,从十年前对小三的憎恨,对姐弟恋的无助,到如今对于婚姻、爱情、事业、财产掌控权的争论,一代一代的人们在分与合的纠缠中成长,新的问题还会产生,分手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全部。

栏目主编:顾万全 本文作者:北京头条客户端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