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早脱发、更多秃头,亚洲男性掀起“发际线保卫战”
上观新闻
2020-09-16 15:52:03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篇报道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越来越多的亚洲男性正在为脱发而苦恼。过去,亚洲男性是全球范围内最晚开始秃头的群体,但现在在中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男性脱发的年龄提前了、比例上升了。与此同时,为了克服秃头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场“发际线保卫战”在亚洲掀起。

“秃如其来”

亚洲男性,尤其是东亚国家男性,过去一直有一种骄傲——他们是全球脱发率最低的“幸运儿”。研究显示,白种人是最容易秃顶的群体,大多数白人男性最终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秃顶,约一半人从中年就开始脱发。

2010年,一项对中国六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在18-29岁的中国男性中,仅不到3%的人有脱发问题,在30几岁的男性中,这一比例刚到13%。早期的韩国调查也显示,只有14%的韩国男性受脱发之苦。在日本,男性秃头的年龄要比欧洲男性整体晚十年。

不过,亚洲男性正在失去这种骄傲,越来越多人惊恐地发现,脱发是“秃如其来”的。

尽管早就知道父亲拥有不完美的“M型”发际线,但来自中国东北的韩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从20几岁就开始脱发。

“那时我在准备研究生考试,压力很大,所以睡眠也不好,”韩先生说,“不过当时还能控制(发际线后移),但在北京读了三年研究生后,我又去了德国念博士……我发现不止是我,当地很多亚洲学生都有脱发问题。”

文章指出,基因并非导致秃头的唯一因素,压力、不良饮食、缺乏睡眠和抽烟等都与脱发相关。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报告显示,中国30几岁群体的秃头速度比其他年龄段更快。据报道,中国约有三分之一的“90后”有脱发问题。

被放大的羞耻感

和多数人一样,韩先生认为脱发最直接的影响是打击了自信心,也影响了职业前景和给人的第一印象。“对我来说,发型很重要。”

CNN指出,脱发正成为亚洲男性难以启齿的烦恼。东亚流行文化——无论是韩国流行音乐,还是中国香港电影,都偏爱大发量,这被认为是帅气的表现;而人们对秃头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暴徒或罪犯。

相比之下,在白人或黑人中,对男性的审美要更多元。因此,亚洲男性因脱发而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也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来自首尔37岁的高先生表示,韩国人之所以会对秃头产生心理不适,主要是因为在这个爱美的国家,几乎看不到秃头男。“如果身边有人这样,可能会更自信一些。”

韩国一项研究显示,在90%的非秃头受访者看来,秃头的男性会被认为更老、更没有吸引力。

2018年,韩国人权委员会敦促企业不要歧视秃头员工,起因是一家房屋管理公司要求求职者在面试时戴假发,并且因为他秃头而拒绝录用。

研究显示,尽管西方社会对秃头的认知并非完全正面,但因为秃头在西方国家更常见,所以羞耻感被削弱了。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人为将照片中男性头发P掉后,受访者会认为这样的男性形象“更强势、更高、更强壮”。

在中国生活的美国企业家特雷霍表示,这就像中国人也喜欢影星“巨石强森”一样,相比于“又秃又瘦”,“又秃又壮”似乎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从事模特管理工作的埃里克·布特表示,如果未来亚洲时尚界、影视界有更多男性展现光头或寸头的形象,可能有助于社会改变对秃头的刻板印象。

快速增长的市场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脱发似乎也不是不可攻克的难题。

为了更自信,选择植发的人越来越多。据市场调查公司Statistica数据,中国的植发市场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208亿元,规模是四年前的四倍。

韩先生选择了去泰国植发,医生从他身体其他部位移植了几千个毛囊到头上。植发手术全程8-10小时,花费了6万人民币。韩先生希望,自己的头发能在两三个月后长回来,“然后我会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特雷霍也在泰国做了植发,但一年后才见效。他表示,新生的发际线对自己来说是“一大幸事”,“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约会成功率”。

为特雷霍植发的泰国医生说,亚洲植发诊所的数量正在飙升,其中中国客户增长迅速。

还有一些更便宜、更简易的方法。在中国电商平台,防脱洗发水、护发素和喷雾都是畅销品,据报道购买这些商品的消费者中,超过70%是“80后”。

米诺地尔等刺激毛发生长类药物的销量也呈上升趋势。业内报告称,预计从2018-2024年间,米诺地尔在亚太地区的销量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自然疗法也颇受市场欢迎。例如,中医使用何首乌等植物提取物治疗脱发,尽管效果存在争议。韩国人则将鱼腥草酿成的黑色液体涂抹在头皮,但高先生表示,涂抹一段时间后脱发并未明显改善。

脱发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在亚洲,尤其是日韩,不少关于脱发的研究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日本去年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利用干细胞成功培育出新毛囊,从而让头发再生。此外,纹发(也称头皮纹色法)也被认为是现在最有效的疗法之一。

一些受访者表示,尽管社会的看法有所改变,但还是有人会对自己光秃秃的头顶另眼相待,后移的发际线仍是亚洲男性面临的独特挑战。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本文作者:杨瑛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