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王文娟赴朝鲜战场8个月,她的人生故事有许多“意想不到”
上观新闻
2020-10-30 09:58:19

1953年4月,有一群越剧姑娘以参军入伍的方式,赴朝鲜前线慰问演出,时间长达8个月。王文娟就是其中的一员。


“能为这样的部队演出,心里很高兴。”回想这段岁月,94岁的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仍难掩激动之情。8年后,她再次随团出访朝鲜。而两次赴朝的媒介,都是越剧。


王文娟的一生和越剧难分。80余载艺术生涯中,她见证了越剧发展的兴衰起伏,塑造了林黛玉、孟丽君等经典的舞台角色。常有人问她,作为一个演员最重要的是什么?她的答案是“真诚”,“真诚面对艺术,真诚面对生活,对人对事永怀一颗赤子之心。”

王文娟身上别着三枚奖章,一枚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一枚是抗美援朝二等功纪念章,还有一枚是朝鲜三级国旗勋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穿越封锁线“送戏”


王文娟的“朝鲜岁月”,也是她艺术人生里的“红色时光”。


1952年,北京军委总政治部计划模仿苏联体制,将全国比较有影响的剧种集中在一起,成立“中国大剧院”,在原有的歌剧团和舞剧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京剧队、一个评剧队和一个越剧队。为此,总政派文工团南下上海寻找合适的越剧团,条件是成员年轻、政治上单纯、业务好,最后把目标锁定在王文娟所在的玉兰剧团。


1953年,王文娟随总政文工团来到安东为部队慰问演出,安东就在鸭绿江边,对岸便是朝鲜的新义州,抗美援朝战场。率真的姑娘们萌发了到朝鲜演出的念头,每个人都打报告,请求慰问“最可爱的人”。


“1953年4月24日,这是我始终铭记的一天。在嘹亮的军乐声中,人们唱着歌夹道欢送。”王文娟说。她对这样的场面并不陌生,但这一次,她成了被欢送的人,心中满满的自豪和兴奋


去朝鲜前,每个人都给家里写了封信。大家心里都做了最坏的打算,谁都明白战火无情,万一回不来,这封家书就是诀别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对于生死的确没有考虑太多。在那个激情年代里,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内心的荣耀感,冲淡了对死亡的恐惧。”


王文娟记得,赴朝鲜后,演的第一出戏是《梁祝》。她们担心没有字幕,战士们看不懂。但当演到“山伯临终”时,一位战士突然站起来高声喊道:“梁山伯,不要死!你带着祝英台‘开小差’!”演到“英台哭灵”时,敌机把电线炸断了,洞里一团漆黑。正当慌乱之际,不知哪位机灵的战士掏出随身携带的军用手电筒往台上照,其他战士纷纷效仿,顿时千百束光源汇聚,照亮了舞台。


王文娟说,这是她永难忘怀的一场特殊演出。“在黑暗潮湿的山洞里,台下这些真诚淳朴的面孔,却让我们时刻感受着光明、热忱和温暖。”


朝鲜战场上,战士们朴实的情意鼓舞了王文娟所在越剧团,原定的演出场次一加再加。演出期间,志愿军副司令员等来电,要她们前往志愿军司令部演出。


到志愿军司令部演出,意味着必须冲过敌人的封锁线。她们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汽车经过一座临时架起的浮桥时,车子刚冲过桥,一枚炸弹便在我们身后爆炸。前方的敌机飞得很低,在夜色中能清晰看见扫射时发出的红色弹雾。但车子不能停,依然在枪林弹雨中继续前行。”


像这样的历险,王文娟在朝鲜有过多次。幸运的是,全团人员毫发无伤。

“南方的花”开在战场
   

在志愿军司令部,《西厢记》一连演了十几天。部队领导又提出,是否能去前线慰问演出。去前线,必须要过元山封锁线,那是一条著名的“死亡之路”。30公里长的区域是敌人的重点封锁区,周围布满大炮机枪,头顶上还有敌机轰炸,穿越的难度非常大。“讨论下来,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去,团里一些有家室的同志,虽有顾虑,但还是跟着继续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越剧队赴朝鲜人员合影,王文娟在第二排左起第4个。

到前线后,越剧团在四辆卡车搭成的流动舞台上演出,临时搭起的舞台四周都用布围起,顶上盖上大量树枝作为掩护。有一次,王文娟在二十三军演出《西厢记》,刚演完第一场,又一批战士冲过封锁线来看戏。“演到‘拷红’时,红娘请出莺莺小姐,我踩着锣鼓点子出场,忽然背后响起一声防空枪,我本能地吓得人一跳。台下的战士都笑了起来,我连忙定定神,继续演唱。”

这时,头顶传来敌机轰鸣声,乐队坐不住了,嘴里嘀咕着。再看看边上的“老夫人”和“红娘”,也是一脸紧张。王文娟也有些慌,可是台下的战士依然聚精会神地看戏。她横下一条心:再害怕也不能当逃兵,牺牲也是光荣的。“大家坚持把戏演完,撤离后没多久,那里就遭到了敌机的轰炸。”

除了演出,战士们行军或者挖战壕时,越剧团也会即兴演唱,给他们鼓劲。大家纷纷说:“祖国亲人给咱们唱歌来了,加油干啊!”见战士们爱听,王文娟更加起劲地唱。“把脑子里所有的越剧开篇、短曲都唱了个遍,然后临时编唱词,唱一些贴合当时感情的开篇,一直唱到日落西山。”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历时近三年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就在月初,板门店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主任正式宣布,王文娟所在的团为停战谈判团代表团政治部文工团,这也说明她们是志愿军的一员。这更使她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此后,接待战俘的工作由越剧团完成。当时,各文工团来战地访问,我们团都参加了接待工作。”王文娟说。

在朝鲜,王文娟所在的越剧团参与慰问演出116场,观众达13万余人。

上世纪60年代赴香港演出《红楼梦》团队班底。 

1953年底,王文娟所在的越剧团回到北京。没几天,听说周恩来总理有指示,打算调越剧团回上海,加入新成立的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总理表示,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演戏,并意味深长地说:“南方的花还是要开到南方去。”就这样,1954年1月,王文娟回到了上海,成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二团的一员。该团后来改建为上海越剧院二团。

1961年9月初,应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邀请,“南方的花”再次赴朝鲜演出。在平壤演出《红楼梦》后,金日成说:“这是中国文学的古典名著,你们演得很好。”并当场提出由平壤国立古典剧场排演《红楼梦》。徐玉兰和王文娟又将中国戏曲的“手眼身步法”传授给朝鲜艺术家。1年后,她们又赴朝观看了朝鲜唱剧《红楼梦》的演出并作辅导。

至今,在王文娟的家中,精心保存了两枚军功章,一枚是抗美援朝二等功奖章,一枚是朝鲜三级国旗勋章。她说,“这段岁月带给我们的人生体验,不仅是两枚军功章所能完全包括的。”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朝鲜战场上的王文娟,生命底色是勇敢坚强的。回到戏剧舞台上的她,则是勤奋执着的。

越剧《红楼梦》剧照。

在业内,王文娟有“性格演员”之称,演什么像什么。她曾是舞台上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也是率真开朗的孟丽君。《西厢记》崔莺莺、《春香传》春香、《追鱼》鲤鱼精……她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角色,唱腔平易质朴,表演流畅自然。

在众多角色中,林黛玉是最让王文娟刻骨铭心的。很多观众说,看王文娟演的林妹妹,和阅读原著的感觉非常相符。她扮演的林黛玉,仪态称得上“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外形秀美清雅,情感纤细入微,书卷气到位,内在又不乏坚定执着

当年,为出演林黛玉,玩笑间她立下了“军令状”。1955年,编剧徐进打算将《红楼梦》改编成越剧。内容如此丰富的一部古典名著,要编成3小时的戏,谈何容易。剧本改好了,又由谁来演?当时,领导问王文娟,敢不敢演林黛玉,她正在卸妆,随口就答:“敢啊。”再被问到“你能演好吗”,她坚定地回答:“演不好砍我的头!”
   

回忆起当时自己立下的“军令状”,王文娟坦诚地说,林黛玉这个角色对于演员来说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她为此进行了全力以赴的准备工作。
   

演出前,王文娟一般三天不出门,连电话都不接。“揣摩人物是非常重要的。”她说,为了演好林黛玉,她重读《红楼梦》,有关章节仔细地、反复地读。把不同人物的对话,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她还去观摩古画中的仕女人物,作为塑造林黛玉形象的借鉴。根据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唤起自己生活中可供参考的回忆:“为了体会林黛玉寄人篱下的感情,我就联想起自己当年从家乡来上海,跟着表姐学戏时的情景。”

   

就这样,熟悉和理解了林黛玉,王文娟深深爱上了这个人物。她说,演这部戏时,自己流了好多眼泪。
   

她说,林黛玉的难演之处,在于这个人物拥有复杂多层次的情感。“要演好林黛玉,如果不理解她的心灵、气质,感情的真诚,以及内在的美,是演不好的。”她说,“很多人常说林黛玉爱哭,小心眼,但我认为这是因为她对爱情既严以律己,也苛求于人。她的可贵之处,在于感情非常真挚和纯洁,对待自己的爱情,内心设想大胆,行动却犹豫难决。”
   

如今,越剧《红楼梦》已成为一部写进戏曲史的经典。王文娟认为,它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是历史际遇和集体努力的杰作。“作为演员,能够参与这样一部经典作品的创造,是我的幸运与荣耀。”

王文娟饰演的孟丽君。

散发属于自己的清香


退休以后,王文娟依旧没有离开越剧这个终身事业。对于越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她的“底色”是真挚温暖的。
   

对一个剧团来说,想要有发展,‘人’是第一位的,出‘人’才能出‘戏’。”她认为,剧团要兴旺发达,必须依靠新鲜血液的战斗力。

   

如今,王文娟年逾九旬,但只要身体允许,她仍坚持口传心授,从唱腔到念白,哪怕一个小动作,倾囊相授,毫无保留。越剧爱好者到家里来看望她,只要喜欢、愿意学,她也愿意教。因为王文娟始终记得,当初她的老师正是从细节上提点、剧情上分析,精雕细刻,才给她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王文娟看来,教学生也是一门学问。“每个人个性特质、艺术潜力都不一样,需要因材施教,扬长补短。”每个学生的性格也不一样,有的直爽开朗,可以及时当面提醒;有的自信不足,需要以鼓励为主;有的较粗心,“响鼓也要重锤敲”;有的爱面子,不足的地方要私下委婉地说。“身为老师,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希望她们的艺术能够越来越成熟。”王文娟说。

王文娟和学生在一起。   

2018年,92岁的王文娟还亲自给上海越剧院的党员、青年团员代表等100多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分享她的艺术生涯和人生感悟。
   

没想到,平时演戏不紧张,上党课时心情却格外激动。有着60多年党龄的她和青年演员谈初心:“作为一个党员,我做每一件事、讲每一句话都会问自己,符不符合党的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就是演好戏,让全国人民看上好戏,把演戏当成终身事业。”
   

在王文娟看来,越剧属于草根文化。她的想法是,把经典的通过通俗的方式来表现,将民间的通过唯美的方式去呈现。她说,越剧发展要贴近时代,但不能随波逐流。要勤于实践,也要善于积累。要尊重传统,又要勇于创新。因此,她希望年轻演员,能先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学习传统,再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勇气去突破传统,不忘初心,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无边的夜色中,王文娟总会想起那个夜晚:晃眼的灯光与攒动的人群,还有熟悉的乐声。那是1938年8月,她第一天身处繁华上海滩的舞台,越剧之路拉开帷幕。

她说,人生犹如一杯茶,茶叶在沸水中沉沉浮浮,而流逝的时光就像沸水,在它的冲刷和激荡下,每个人的生命最终散发出属于自己的清香。

【对话】台上演戏要复杂些,台下做人要简单点


解放周末:当年您去朝鲜战场慰问演出,是怎么下的决心?
   

王文娟:上海解放时,我就对人民军队留下极好的印象。解放军露宿街边,不扰民,老百姓送点水,他们都不喝。这让我回想起旧社会,国民党的军队经常看白戏,到剧场来捣乱。我觉得,两个军队差别怎么这么大。所以我对解放军印象很好,觉得能为这样的部队演出,心里很高兴。
   

我记得,在安东志愿军基地慰问演出时,我们遇见了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他说:“你们如果能去前线就太好了,战士们看到这样的演出,一定会鼓舞士气的。安全问题不用担心,一定会派最好的驾驶员送你们过去,需要的话我们空军也可以掩护你们。”他的鼓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

   

 解放周末:您一生塑造过许多经典角色,还记得最初的角色吗?
   

王文娟:刚开始学戏,都要先跑龙套。我第一次上台,演的是《孟丽君》中皇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我站在舞台上往下看,吓了一大跳:怎么密密麻麻都是人。当时的剧场在演出时是不暗灯的,演员在台上能看清楚观众席。我紧张极了,手脚像是被缚住了似的挪不开,跟在师姐后面才勉强跑了下来。
   

跑龙套时,虽然上台演出不多,但可以时刻留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比如老师化妆时,我站在她边上看,一边帮老师准备演出需要的物品,一边仔细观察揣摩怎么化妆更能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我跑龙套、演小角色,甚至当“救火队员”,男女老少、正派反派都演,其实这对我以后开拓戏路、塑造角色是很有帮助的。

   

解放周末:您认为演戏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文娟:真诚最重要。我演戏不大会“耍噱头”,我相信认真用心的表演才经得起观众的审视和回味。学艺时要多学,所谓“艺多不压身”,用的时候则要小心,“宁可不动,不可乱动”。我觉得技巧和唱腔一样,都应该是服务于人物的。脱离了人物,就成了纯粹的炫技,再好再漂亮的技巧都显得多余了。
   

解放周末:对于青年演员,您还有哪些忠告?
   

王文娟:塑造角色,性格是人物的灵魂。在舞台上,让人物性格亮相,永远高于个人风格的亮相。
   

学戏方法很重要,不能靠一味模仿,演员应该多思考,多问为什么这么演,一旦掌握了方法,一通百通,举一反三,才能真正学会创造角色。
   

 一个演员要有长久的艺术生命,首先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在艺术积累的阶段多学习,把根基打得深而广,不断地演出,在实践中磨炼。俗话说,“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演”。其次,要有事业心。只有热爱这个事业,才能持之以恒。

   

解放周末:学生都说,您常教导她们“台上演戏要复杂些,台下做人要简单点”。
   

王文娟:这也是我一贯的人生信条。我是资质平平的,无非是肯下一些纯粹的“笨功夫”,如果算是侥幸有所成就的话,只不过是这一辈子没有太多杂念,把有限的能力全部投入演戏这一件事情上。在人生道路面临选择时,始终遵循内心的声音。
   

解放周末:您上次登上舞台是在4年前,“千里共婵娟”王派越剧的专场演出上,还给老戏迷带来了惊喜。
   

王文娟:我自己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谱曲,演唱了一首《千里共婵娟》。京剧、昆曲都在尝试古诗词音乐会,我在想,越剧有这么多的流派,为什么不可以尝试着也做一台这样的专场演出?
   

那一次唱了宋词,其实唐诗也可以琢磨。比如,《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中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可以用越剧念白。这样的词句不但唱起来很有味道,将军拉弓的场景也可以化为舞蹈动作。虽然是夜晚,舞台背景不必总是一轮月亮,也可以是一盏红烛,更有意境。我现在年纪大了,还是希望有后来人把这样的专场音乐会做起来。
   

解放周末:越剧跨越了百年,您对越剧未来的发展有信心吗?
   

王文娟:我现在还会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渠道关注着越剧的新剧目、新动向。越剧要适应当代的审美需求,年轻人多尝试各种形式,不要怕失败,即便失败,也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我相信,只要越剧人自身努力进取,能够坚持面向市场,耐心培育市场,越剧依然能赢得生机和活力。
   

解放周末:生活中,除了与越剧相关的事务,您还会做些什么?
   

王文娟:我平时在家喜欢绘画、书法,读书、读报。自己12岁就出来唱戏,没有很多机会学习,年纪大了要补上这一课。
   

解放周末: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
   

王文娟:我没有饮食忌口,也不会刻意保养,活得很“马虎”。想来想去,恐怕只有心态平和、开朗乐观这8个字了。
   

一路走来,我拥有很好的合作伙伴、很好的朋友、很好的观众,这些都是我的生命中无价的财富。

王文娟
1926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嵊县。越剧“王派”唱腔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曾担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曾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等。

(文内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彭薇 文字编辑: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