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晨钟》再度上演,一大会址这件重要展品被搬进剧院
上观新闻
2020-11-25 20:09:51

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即将作为“艺起前行·全国优秀新创舞台剧目上海展演”压轴大戏,于11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晨钟》聚焦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展现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的初心与品格。此次上演恰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修缮改造,上海歌剧院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策划了“‘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雕像陈列”。11月25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原展厅中的重要展品“南陈北李”雕像首次“走出”一大,在上海大剧院特别展出。

四年磨一剑,打造艺术精品


《晨钟》演员们站在“南陈北李”雕像前

《晨钟》的创排从四年前开始,主创团队在创排过程中曾多方听取专家反馈,并通过音乐会版、舞台版、巡演版、讲演版等多个版本数十场演出实践,不断修改打磨,日益成熟。不久前,上海召开全市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议,吹响文艺战线重大主题创作“冲锋号”,并围绕全面小康和建党百年主题,发布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39项,原创歌剧《晨钟》便是其中之一。


《晨钟》作曲许舒亚

作曲家许舒亚今年年初就开始了《晨钟》的修改。在创作《晨钟》的过程中,许舒亚曾遇到过巨大的挑战。《晨钟》里的人物,有不少政论体对白,思想性很强,但变成咏叹调总觉得有点别扭。上海歌剧院院长、指挥家许忠从国内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消除顾虑,遵循艺术规律写下去。


上海歌剧院院长、指挥家许忠

许舒亚和许忠曾是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同学。因疫情滞留法国巴黎的许舒亚,在安静的独处时光中,找到了《晨钟》修改的突破口。他改写并新增了不少唱段,为塑造人物、描摹情感推波助澜。“虽然写的是英雄,但无须口号,英雄也可以充满柔情。希望我写的音乐不生硬,真正能吸引观众投入故事和情感之中。”

修改后的《晨钟》,邀请多媒体设计丰江舟加入主创团队,“上海上海”和“相约建党”等段落的多媒体投影焕然一新。部分舞美、道具也变得更有质感,在兼顾历史与当代审美的同时,又为演员的舞台调度提供更大的便利。

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


《晨钟》剧照

在“搬家”到上海大剧院的“南陈北李”雕像前,《晨钟》里扮演李大钊的于浩磊和扮演陈独秀的陈朝宾唱起了剧中唱段《她就叫中国共产党》。另一位李大钊的扮演者韩蓬演唱了咏叹调《为了四万万同胞》。为了即将到来的首演,许忠已经和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磨合了近一个星期。


歌剧《晨钟》剧照

多年来,上海歌剧院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为己任,创排了一系列红色主题的作品,《晨钟》是其中最重要的剧目之一。它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喻为以生命唤醒民众、呼唤黎明的“晨钟”,聚焦他们崇高的革命信仰。


韩蓬演唱《为了四万万同胞》

“这一次,我们要把晨钟敲得更响。”今年7月1日,修改后的《晨钟》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时,导演熊源伟说。当时剧场因为防疫要求,上座率不能超过30%,但结尾澎湃的合唱仍让观众席沸腾。那次演出,熊源伟最关心的,是观众席中年轻人的反应。“我有一个宗旨,要把主旋律做成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年轻观众接受。我的演员、我们的主创团队都很年轻。《晨钟》没有说教,它平实动人,为西洋艺术注入东方韵味。希望年轻人能喜欢,能在他们心中点亮信仰的火光。”


《晨钟》导演熊源伟

结束本周末的演出后,《晨钟》主创团队与演员们将继续打磨剧目,以更优质的面貌踏上明年的巡演之路,将信仰与敬意传递给更多观众。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吴桐 文字编辑:张熠 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 图片编辑:雍凯
视频采制:王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