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作家用黑色幽默揭开美国社会的矛盾和虚伪
上观新闻
2020-11-25 20:18:20

近日揭晓的2020年布克奖上,来自苏格兰的作家道格拉斯·斯图尔特凭借处女作《夏奇·贝恩》拔得头筹。“黑马”得主的出现令人不禁联想到四年前,美国黑人作家保罗·比第也是凭借一部风格奇特的《背叛》出奇制胜,击败诺奖及两度布克奖得主库切,拿下2016年布克奖。

作为一部喜剧文学,《背叛》有足够猛烈的笑料。它用极度幽默的叙事,讲述了一个荒诞的反抗故事。底层小人物决定改造荒谬的现实——一个黑人青年决定在21世纪的美国恢复种族隔离,一个大学生农民决定豢养一个黑奴,重新定义一座城市。因为这部小说的幽默高度和讽刺强度,保罗·比第被媒体评价为“可比肩乔纳森·斯威夫特和马克·吐温”,《纽约时报》称这部小说是喜剧文学的里程碑,《卫报》称这部小说的笑料密度“是一个喜剧作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当年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更是直接表示:“这部小说深深地扎进当代社会的心脏。自乔纳森·斯威夫特和马克·吐温以来,我第一次领略这样一种野蛮的机智。”

游走在历史与现实、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内外,漫步于危险议题、社会暗面和阶层枷锁的高悬钢丝上,保罗·比第在荒诞、幽默、讽刺与戏谑之间穿针引线,编织出一个风格强烈的当代美国黑色寓言,《背叛》也被评价为“21世纪第一部堪称伟大的讽刺文学”。“我们今天是否还需要讽刺文学?”围绕这一焦点问题,作家小白、诗人张定浩、评论家李伟长相聚在上海图书馆“上图讲座”与读者分享《背叛》的文学技艺与讽刺技艺。

“它有点像郭德纲讲相声,一开始有个故事,到后来就变成一场语言的狂欢。”小白谈到《背叛》的喜剧叙事时说,《背叛》更像一场高端脱口秀,从头到尾越讲越嗨,完全是语言的狂欢。“有个评论说它像冯内古特和戴夫·查佩尔的合体,我们知道戴夫·查佩尔是美国著名的黑人脱口秀演员,是一个很有深度的脱口秀超级明星。《背叛》作为一本喜剧小说,就像脱口秀一样,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小白还在现场带领读者细读了小说中的几段文字,逐字逐句分析了其中的梗、笑点和机关。

谈到喜剧效果,李伟长也表示,《背叛》的阅读过程给读者带来的快感,第一层在于汪洋恣肆的语言,第二层在于语言之外的态度和思想。他形容第二层快感是一种高明之物,并举了小说中的一个例子,汽车广告永远给观众展示行驶的畅快无阻,却从未展示真实的路况、拥堵的城市。“像这样的讽刺,在这部小说里非常多,这是一位小说家对生活的描述和观察,以及他的叙述呈现给读者的第二层的东西。”李伟长评价,《背叛》中布满了这样的闪光点,正是这些由经验、思维、敏锐的感受构成的闪光点,使大洋彼岸的中国读者在不够了解美国民间文化的情况下,依然能不打折扣地尽情享受这部讽刺小说的阅读快感。

事实上,在《背叛》中,保罗·比第展示了极度直白的幽默,不怕冒犯任何人。他嘲讽五角大楼,“并不意外,在五角大楼,你除了启动一场战争之外,完全无事可做”;嘲讽迪士尼乐园,“如果迪士尼乐园真是地球上最幸福的地方,那你要么对此保密,要么免费开放,而不是一张门票的价格相当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一个国土面积相当于底特律的非洲小国的人均年收入”。在笑声的背后,《背叛》隐藏着尖锐的批评和反思。“我希望我的作品让人们明白:世界上存在很多灰色地带,有很多矛盾、很多虚伪。”保罗·比第曾这样表述自己的创作初衷。

活动现场,三位嘉宾不约而同地指出了《背叛》与现实的复杂联系。小白说,如果把《背叛》当成一场脱口秀,读者除了欢笑,还会接收到大量信息,“关于种族主义、反种族主义、后种族主义,或者社群主义、自由主义,或者美国法律体系。读了《背叛》,就知道为什么美国现在有‘黑人的命也是命’这样的运动,知道他们是怎么看这些问题”。张定浩则表示,《背叛》让读者看到美国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对峙,看到种种幻觉的虚假,而保罗·比第作为“优秀的喜剧作家,把这种幻觉打破了”。他认为《背叛》的成就在于勇于冒犯“自己人”,这种勇于承担后果的讽刺力度,正是其力量所在。

在美国大选硝烟未散,社会分裂依然严峻的当下,《背叛》可为读者提供一扇喜剧的窗户,窥见美国族群分裂的历史根源。同时,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背叛》也给人带来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正如李伟长在活动结束时所说,“阅读这部小说,你会感觉到一种快感,一种语言本身带来的快乐”。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