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棋魂》低开高走,只要够真实,何愁“毁原著”?对话《棋魂》总制片
上观新闻
2020-12-02 07:46:31

废寝忘食刷完《棋魂》后,我也不可避免地“真香”了。这部改编自集英社同名日漫的所谓“漫改剧”,在有段时间未起波澜的国产剧市场投下了一颗石子——原来,在把日漫故事移植到中国背景之下,也可以不“魔改”或“毁原著”。

日漫《棋魂》一开始就树立了高标杆,近20年前,这部横空出世的动漫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围棋逐渐衰败的局面,有数据显示,日本有近100万人因《棋魂》投身围棋行业,为行业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而仅从动漫角度而论,《棋魂》至今保持着9.2的高分,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经典翻拍,从来是把双刃剑。今年10月,真人版《棋魂》甫一开播,就因剧中褚嬴(对应日漫藤原佐为)的人物造型而引发争议。但随着剧情推进,《棋魂》评分难得地低开高走,一路从原先的7分升至收官时的8.4分,成为年末国产剧的一匹黑马。

复盘《棋魂》的逆袭史,不难发现,它的成功,最关键在于把一个二次元的动漫,经本土化加工后,成为一个踏实的中国版“棋魂”。

1997年,香港回归在即,《东方之珠》的曲调唱遍大街小巷。生活在方圆市的小学生时光(对应日漫进藤光),在爷爷的杂物间翻出一个旧棋盘,无意间释放出南梁棋痴褚嬴。开篇定调就颇有“中国风”,而让你真正产生代入感的,也不仅仅是那句谁都能哼唱的“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我记得小时光最早出场时的那一幕:街边小卖部,最新款四驱车到店,梦想开四驱车店的小时光让老板保留最新款,等待自己拿零花钱付账。在与棋痴、与围棋相遇前,这个颇为调皮的“熊孩子”,和90年代的许多小孩一样,最爱的玩具是四驱车,最贵重的财产是电子手表。加上小尺寸电视机里播放的《还珠格格》《仙剑奇侠传》,谁能不感慨一句“爷青回”呢?

再说另一位主角。尽管还是穿着与日漫原著颇为相似的日本狩衣,但平安时代的藤原佐为已摇身一变为南梁棋痴褚嬴。而南梁皇帝萧衍本就爱围棋,这也为人物背景设定增加了可信度。

《棋魂》总制片人、小糖人传媒CEO朱振华解释了将背景定在1997年的原因:“9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围棋领域是一个重要阶段,却是中国围棋比较没落的阶段。再包括后来网上的围棋世界,也培育了很多新人,这些都有考据。”在他看来,动漫作品的改编也要建立在相对真实的逻辑上,“这个故事有根、有土壤,就自然而然长出小光(时光)、小亮(俞亮)这些人物。”

如果说原作讲述的是小学生的成长史,那么到了真人版《棋魂》,时间线被拉长,重在描绘青少年的成长史以及他对围棋态度的转变,这点显然也更符合大众的观剧习惯。

在对弈中从未有过败绩的褚嬴,一生只为寻找“神之一手”。于是,当他千年后在一个围棋没落的时空回归,便天然有了冲突性。真人版《棋魂》的成功,落点之一在于传承了原作的热血及精神内核。“棋魂”二字,既指代以魂灵状态现身的褚嬴,也暗喻棋痴一生的执着与执念。

剧版里褚嬴的形象可谓灵动。一开始,他几乎是半哄半骗地让小学生时光替他完成下棋的夙愿,因“执念”而暴露出自私的一面。正如在回忆中出现的清代棋士白子虬,也几乎是一生忘我地背负着褚嬴的执念。但褚嬴与时光的关系却不同。褚嬴以“神之一手”为执念,年岁尚小的时光却不解其意,他起初更多是为了零花钱的奖励而去参赛。两人第一次的决裂,就发生在时光毫不费力地击败年长选手,拿下第一名奖杯之后。此时的时光,已隐隐触摸到围棋的奥义——许多人耗费大量心力学习的围棋,不应该被“作弊”的人打败。

这就是青春剧里的成长。而越到后头,人物形象越是渐次丰满。成长为初中生、高中生的时光,重新执黑白子,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专业棋手。原先吊儿郎当的态度,在周围人的影响下,转变为对围棋的执着,他终于学会尊重这门赛事。褚嬴的“人物前传”也在改编中被完善——他与南梁公主以棋定情,却以公主和亲的悲剧收场。当听闻公主在北疆把围棋发扬光大时,他又以此为傲。又如时光某次败局归来,因课上走神被老师批评,褚嬴却在一旁为时光辩护,尽管无人能听见他的声音。棋痴的率真与可爱可见一斑了。

《棋魂》还值得诉说的是一众配角。亦敌亦友的俞亮,父亲是围棋世界冠军,自小展现出过人天赋,在败于时光之手后,远走韩国学棋六年。这是以围棋为志业的棋士。又如方绪,他被视为对原作改编最大的人物。尽管棋艺上佳,却抛弃职业道路,成为一名创办网络围棋平台的商人,在毁誉参半中推广围棋运动。更有天赋不佳,但志同道合的围棋好友。

在遍寻围棋不得,街边只余棋牌室的上世纪90年代,正是这群个性与志向截然不同的围棋爱好者,成就了褚嬴的执念,亦让他看到千年后围棋的传承所在。

而对剧外的我们来说,从日漫到中国版《棋魂》,这次“破次元”的尝试也留下不少启发。动漫作品可以夸张见长,人物性格的铺陈能诉诸于心理活动;剧版则不然,它有赖于演员的表演及戏剧冲突的展现。从这点上看,《棋魂》的改编显得很真实,不仅在于环境背景的真实,更在于人物性格、剧情推进的真实。只要足够“真实”,即使故事背景及发生地都来了个大挪移,日漫改编又何愁“毁原著”?

对话《棋魂》总制片人、小糖人传媒CEO朱振华

上观新闻作为一部漫改剧,《棋魂》刚开播有一些争议,比如角色的和风服饰等,当时为什么保留这一设定?

朱振华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我们参考了南北朝的设计资料,发现它里面是有中国元素的,中国服饰和日本服饰也是有传承的。只不过因为漫画的形象,大家先入为主认为是日本的狩衣。但实际上,我们是在中国元素里做了夸张,让它接近于漫画里角色服饰的感觉。作为服饰,我们想在漫画基础上找到中国自己的逻辑,也和服装设计一起考察了很多中国服饰的来源线索,它的做工是在传统中国服饰的基础上做了夸张,其实是有据可查的。播出后,我们也知道网友什么声音都有,但我没有去回应这个话题,还是让大家踏踏实实看戏吧。

上观新闻:播出至今,《棋魂》市场反馈很好,也引起了日本观众的兴趣,纷纷询问何时能引进到日本,这方面剧方有计划吗?

朱振华:实际上我们没想这么远。漫改其实是很难的,特别是一个经典漫画的改编,压力可想而知。我们都很喜欢这部漫画,包括编剧,就因为喜欢,所以压力特别大,怕在这过程中毁了原著。出海反哺日本其实没想过,往后看平台有没有计划。目前来讲是没有安排的,到今天,我们其实还是在一个播出的过程中,并没有敢去想特别远的事。

上观新闻:漫画改编成真人版很难,因为漫画会有很夸张的呈现方式,但改编成真人后,要通过哪些处理,去保留漫改剧的特点,并且又显得不那么夸张?

朱振华:从漫画到影视作品,实际上是一个跨次元的创作。漫画有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它自己讲故事的方法和逻辑。所以到影视制作里边,很多方式是无法用的。在跨次元的改编创作里,要注重另一种创作逻辑,你要得其精髓,或者说你得深切了解原著的核。细核也好,人物的核心也好,理解且尊重它,然后忘掉。再把这个核心变成你影视作品的出发点和贯穿始终的一个东西。然后再去创作,再去看原著里的东西是不是走偏了,这个过程要不断去校准。

上观新闻: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棋魂》的核心是什么?

朱振华:“执着”和“执念”是《棋魂》的核心。不管是为之努力的,还是最终放下的,都是从这个核心里去找自己的人生。包括原著及漫改剧,这都是一条比较重要的线索。执着和执念,一字之差,其实千差万别。

上观新闻:从动漫到网剧,《棋魂》做对了哪些方面?

朱振华:我不敢说做对了哪一方面,但有一点,把一个十几年的日本经典漫画,变成一个中国的故事,首先要做合理的本土化。我们第一件事是放在中国围棋发展的过程和历史中,让这个故事有根、有土壤。先把土壤做好、根做好,再长出来小光、小亮这些人物。从中国的环境里长出来,这一点很重要。你得让它有这样一个戏剧的氛围,但要建立在合理的逻辑上。做中国的漫改,首先是要放在中国的环境里。

第二点,《棋魂》的改编是偏现实逻辑的。它的写法和改法偏重于写实,它的这种写实感让你觉得这件事、这个故事听起来虽然飘忽,但就是我身边的人发生的事。里面有个场景,有个下棋很有天分的孩子,他输掉一盘棋后说回去我可能不能下棋了,因为要回去高考。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刹那间就会秒懂。

上观新闻:放在一个熟悉的文化氛围里去讲述,它会有一种天然的文化上的亲近感。

朱振华:包括开始从1997年这个时间介入,包括褚嬴的回归、香港的回归。这个时间点是因为,在9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是中国围棋比较没落的时候,但又是世界围棋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包括后来的网上围棋,培育了很多新人,这些都是有考据的。漫改必须建立在一个相对真实的逻辑上,再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张熠 文字编辑: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