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入选流行语:如何读懂被卷起的网络社会心态?
上观新闻
2020-12-05 07:16:14

2020年以来,“内卷”一词突然爆红网络。

4日,《咬文嚼字》杂志公布评选出的2020年十大流行语,“内卷”位列其中。“内卷”本是一个人类学术语,最早是人类学家格尔茨通过对爪哇岛的农业经济的总结提出,用于描述农耕社会农耕经济越来越精细化,但却没有重大突破的现象。这个概念被引申为描述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而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而现在,“内卷”则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同时造成精神内耗和浪费。“内卷”的使用场景至今仍在不断扩大,甚至于网民纷纷感慨“万物皆可内卷”。

那么,“内卷”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有哪些事件和哪些群体受到关注?“内卷”背后又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态?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内卷”?接住本文,收获今年最全的舆论场上的“内卷”盘点。


当人们讨论“内卷”时,到底在说什么?

首先,展示一下根据7万余条微博做出的“内卷”词云图:

图:2020年4月15日至11月15日

“内卷”相关微博的词频图

(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其次,笔者使用主题模型(Topic Model)从有关微博中提取了15个主题,不同时间段内的“内卷”相关主题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2020年4月15日至11月15日

“内卷”相关微博的主题变化图

(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注:图右侧的标签内的关键词由笔者从模型分类结果中展示的每个主题的典型词中挑选,并根据各主题所含的典型词汇命名。

根据上图,当人们在讨论“内卷”时,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卷”相关微博涉及的高频国内地域主要是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的省份。其中,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广东、上海等省市或和 “高考大省”或“打工人”聚集有关。同时,特定的国外地区也受到关注,包括日本、韩国等,主要和东亚国家传统上被认知为“高压力”有关。例如,日本的“低欲望社会”被不少声音指出与“内卷”中的“躺平”心态有相通之处。

2.“内卷”涉及个人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内卷”涉及的话题从教育到职场,并进一步向婚姻、子女和住房等领域扩展。其中,教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高考和重点高校尤其受到关注,前者的高频词包括:河北高考、高考大省、高考等,后者的高频词包括:北大、清华、重本等。并且,“内卷”的讨论对象还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不少网民和媒体发出“从幼儿园开始内卷”言论。

3.“内卷”涉及各行各业。“内卷”相关的行业和职高频词高频词包括:金融、互联网、计算机、银行、医生等,也就是传统上被人们认为压力大,且经常和“996”“社畜”挂钩的行业。而外卖是除了“白领群体”外被关注的少数职业之一。

4. “内卷”涉及国家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时代机遇”也是“内卷”语境经常讨论的问题,而这也与“内卷”原本的学术含义更加契合。知乎上,“中国怎样走出内卷?”这一话题的关注者超过1.87万个,浏览次数超过1222万,回答超过2400个。

“内卷”现象的点评

这场有关“内卷”的舆论场狂欢中,人人都觉得自己处于“内卷”之中。但是,“内卷”的“滥用”现象值得警惕,其背后或有商业力量助推。例如疫情过后,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不少培训也机构借“内卷”热度而上,“北京大学与学而思签约人才战略合作”“阿卡索破除传统教育内卷”等消息层出不穷。其中涉及的“贩卖焦虑”、不择手段牟利等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警惕。

“内卷”的“滥用”会导致其原本含义的消解,并可能沦为个体的情绪发泄。微信公号“看理想”认为,“一提到竞争就怪‘内卷化’就对了”这种心态是将责任交给“极端分工的社会”,且在社交媒体中浪漫地装饰与放大自己的感受与痛苦。但这个结果是,人们不去理解一个词汇背后的涵义与可能性,而是用一个最简单的模式、最低成本的表述寻求共鸣,快速发泄消耗,得以心安理得地投入到电视综艺、游戏消费的温柔乡。

而“内卷”被滥用的另一个结果是,在注意力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可能会导致了一种清华社会学系李强教授所说的“人人都自称弱势群体,却对深层问题视而不见”的局面。在中等收入群呼吁自己“内卷”的同时,留守儿童、二三本学生、小镇青年、真正的打工者、零工经济下的从业者等真正的相对弱势群体也需要关注。

此外,不少网民担忧中国是否真的存在“内卷”和“阶层固化”,但社会现实其实不一定和网络热词划等号。一方面,竞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努力的投入产出比看似下降,但这是正常的社会阶段。澎湃新闻网首席评论员沈彬认为,“内卷化”更像是中国社会日益成熟的一个“富贵病”。竞争越来越大,投入的边际效益越来越低,正是经济学里面“充分竞争”的表征。

另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群体对于社会“内卷”的叙述,更像是一种“预警而非现实”。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陈云松教授等学者的实证研究指出,“阶层固化”和实际的流动感知并无负向统计关联。当今,“内卷”也有可能是社会部分群体对自身的发展瓶颈提出担忧,并且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被大众传播所放大的结果。《中国青年报》呼吁,不少大学生为“保研、考研、出国”三条路焦头烂额,但幸福生活本有多重维度。走出“内卷”,最后还是要看你有没有把自己“卷”起来,年轻人要适时转变心态。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助理研究员 赵紫荆



栏目主编:张武 本文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赵紫荆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