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百度上找到了几家代孕机构,他们说“罚个款就没事了”
上观新闻
2021-01-22 06:22:25

导读:尽管国家明令禁止,国内地下代孕产业依旧凶猛。

作者 |第一财经 南英

随着郑爽代孕事件持续发酵,代孕产业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第一财经近日调查发现,尽管国家明令禁止,国内地下代孕产业依旧凶猛。

在百度上输入“海外生子”等关键词,网页上就会弹出一连串的“试管婴儿”等相关网站信息,在点击进去之后,有的网站甚至直接弹出“代孕”业务。

1月20日,第一财经记者随机点击一家名叫无忧助孕集团的网站后,立马就弹出客服对话框。记者假扮有代孕需求,询问是否有代孕业务,随后,对方向记者索要联系方式,表示后续会有相关负责人来联系。

大约半个小时后,记者接到了无忧助孕集团一位姓胡的女士的电话。记者原以为,当前正值郑爽代孕事件的风口,从业者的言谈会对此予以回避或比较隐晦,但胡女士在电话中的表达非常直接明了,她表示,公司可以在国内提供代孕业务。“我们可以在深圳做,国外可以在泰国,但泰国现在过不去,要过去需要办理医疗签证。”她说。

当记者对代孕的安全性表示担忧时,胡女士表示,代孕在国内确实不合法,说白了就是地下产业,但如果有任何风险,责任也是由他们承担。据其介绍,这些代孕妈妈(简称“代妈”)都是来自国内的。

根据胡女士提供的信息和忧助孕集团网站的介绍显示,该公司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地王大厦。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无忧助孕集团的代孕业务,1月20日,记者和胡女士约定在深圳见面。

1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深圳地王大厦后,胡女士先是让记者在位于一楼的星巴克等待。大约十分钟后,胡女士现身,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位中年男子——她口中的“主任”。

但胡女士并没有把记者带到她所称的无忧助孕集团在地王大厦的办公室,而是就在星巴克洽谈。

在聊天过程中,被称为“主任”的中年男子表现较为谨慎。他反复强调,没有检查报告不方面聊太多。在聊天刚过十分钟后,这位中年男子提出还有其他事情而离开。胡女士则表示,要在国内做代孕,费用至少在70万元人民币以上。

无忧助孕集团网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立足深圳服务全国,是国内首批老牌助孕机构。经过14年的发展,直属分公司遍布北京、上海、河南、山东、安徽、深圳等多个省份或城市。

无忧助孕集团在网站上宣称,公司先后投资千万建立自营实验室并联合多家知名三甲医院,依托旗下无忧代妈志愿者联盟中心、无忧卵子志愿者中心、无忧精子库机构。特推出冷冻卵子、试管助孕解决方案、代妈托管等一条龙服务,无忧集团依靠领先IVF技术面向所有客户提供了五大保障和零风险三包政策。

然而,在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全国)中,记者并没有找到无忧助孕集团这家企业。与此同时,记者扫了无忧助孕集团在网站上提供的微信账号二维码时,显示“查找失败,被搜索账号状态异常”。

和无忧助孕集团网站较为“保守”不同,在一个名叫“试管育儿网”的网站上,上面就写明有“代孕”业务,同时还提供了客服微信账号二维码。1月21日,记者申请加入该微信账号大约一分钟后,一位姓姜的男性客服就通过了记者的“好友”请求,随后问记者有何需求。

当记者问及是否有代孕业务时,姜姓男子回复说:“我拉一个小群,让我的领导跟您这边对接。”

这个“领导”自称姓刘,实际上就是一个业务经理。在微信群里的沟通中,刘经理向记者表示,他们的确有代孕业务,在武汉、广州、上海均可以做。

随后,记者通过微信电话和姜姓男子再次沟通,据其介绍,他们的公司名叫启福宝,“试管育儿网”只是该公司在百度上进行推广的网站而已。“那个(试管育儿网)是做网上推广,方便做优化,栏目多。”他说,“就是做个软件乱发,只要能上百度排名就行。”

据其介绍,启福宝在武汉、上海、广州均有实验室,而办公室则更多。原因是,实验室投入大,一般上千万元,而办公室几十万就可以设立好几个。启福宝官方介绍,该公司多年来成功为千万个不孕不育家庭实现梦想,在助孕行业拥有极高的诚信口碑。

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姜姓男子称,虽然代孕在国内没有受到法律的保护,签的合同也是无效的,但如果代孕出现问题,代孕需求者可以以诈骗的名义去告对方,“而且一告一个准”。

他还声称,启福宝对代妈的要求很严格,年龄均在34岁以下,代孕前都要进行相关的基本疾病检查。“我们这个行业比较黑,有些(公司连)最基本的检查都不做。”他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无忧助孕集团一样,启福宝的代妈都是来自国内,主要来自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其中四川的最多。而代孕的基本流程一般是先上网上找到客服,然后客服再推荐业务经理,接着和业务经理见面。如果双方都有诚意,接下来就是与代妈见面,参观代孕实验室,最后再开始启动代孕。

与无忧助孕集团一样,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全国)中,并没有查询到启福宝这家公司。

对于社会上对代孕的争议,在姜姓男子看来,代孕在国内并没有触及刑法,一旦出了事情,最多就是受到行政处罚,“罚个款就没事了”。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第一财经 南英 文字编辑:刘璐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