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写了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大问题
上观新闻
2021-01-25 07:01:00

人代会开幕第一天,“联动”“集成”,成了浦东团审议上的热词。同一天,因最新防疫任务未能参会的新晋人大代表张文宏,在微博上写道:上海的防疫工作,就像“陶瓷店里抓老鼠”

“老鼠”要尽快抓到,还不能碰碎了陶瓷,要求近乎苛刻,现实中却常常做到了。何以如此?一方面是有人们熟悉的“精准施策”,另一方面,正是有联动、集成之功。

防疫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城市“巨系统”里,既是一个大任务,又是一个缩影。系统工程之系统,就在于涉及流程、环节错综复杂,要做成事,必须无缝衔接、高效配合。而这又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习惯、手势和利益,有不同的“轨道”和“接口”,稍有不慎,可能产生功能错位、作用抵消,甚至后遗症。

联动、集成,才有合力,才可能实现“锻长板、补短板”,甚至做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把“两难选择”变成“两全其美”,把“多头”难题变成“多赢”局面。

微观到抗疫过程中的“陶瓷店里抓老鼠”,中观到推行一些事关多方的改革事项,宏观到重大战略、区块、政策的联动发展,背后都有这种共通的逻辑。

细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协同联动集成,已然是上海未来最为重要的观念与方法之一。这也就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反复强调的“系统性观念”。

看看上海为未来一年、五年和十五年谋定的要务,就说那几个反复出现的“五”——打造“五个中心”,建设“五个新城”,做强“五型经济”,打出“五张王牌”,还有由“5G”牵引的城市数字化转型,都是系统性的课题。每一套“五”中间的各个分支,都有密切的关联,或环环相扣,或层层递进,或有共同交集,总之一点,“单点突击”的时代基本上过去了,要在既有的水平上再上一个台阶,甚至实现质的跃升,必须系统发力。

对身处系统中的每一个分支来说,系统发力,不啻为一种巨大的变革。至少,固守“一亩三分地”的思维行不通了,“自扫门前雪”的习惯也行不通了。改革发展态势的深化愈加表明,如果不能用一种系统性的眼光来看问题,并寻求同系统中其他相关分支的合作配合,非但扩大不了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甚至还有失守之虞,对大系统来说,也只会带来内耗和损失。

就像交响乐团的乐手永远不能只听自己这一个声部一样,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民生、高效能治理的诸多领域,都需要一种眼睛向外的大局观,在大局中明确自身的身位,并在相互倾听、相互协作、相互补位中发掘机会。

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等“五个中心”联动,是最直观的例子。金融需要对接实体经济以构筑根基,航运、贸易、科技等则要借助金融提升能级,相关各项政策制度的创新突破和迭代升级,既能疏通原先存在的种种堵点,由此畅通经济循环;更可能在联动集成中做出效能的加法,甚至产生“乘数效应”。

重大战略任务的布局者、执行者,当也要有这样的意识。这说到底就是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有了大局和全局,方能壮大自身格局。

而很多时候,联动集成,也意味着要学会多做一些奉献,甚至是必要的自我牺牲。当原先各个环节的“接口”未必一致、却又亟需各环节拧成一股绳的时候,改造这个“接口”就成了必然使命。两会上大热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个中关键就在这里——让数据“多跑路”,经济才能有一条“快速路”,人们才能“少跑腿”,治理的效能才能提升。而让数据“跑”起来,在政府内部,先得由掌握数据的各个部门愿意“拿出来”,充分地“接起来”。

这必然涉及到利益调整,有些原先固守的“一亩三分地”或许需要共享了,有些过去未必承担的责任可能也要承担了。但为了整座城市的整体效能和福祉,必须做这样的调整和牺牲——改革,本意如此。

栏目主编:朱珉迕 本文作者: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孟雨涵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