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深是“海归”选择发展主要城市
上观新闻
2021-03-04 21:25:34

科技创新是全球化新阶段各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持续增加,这些国际化人才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活力。近日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显示,“海归”群体由2000年的13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423.17万人,增幅超过31倍。

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许多人成为行业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据统计,中国科学院81%的院士有留学经历,其中,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新当选院士中,海归比例超过83%,中国科学院化学部新当选院士中,海归比例更是达到100%。在科技部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入选的164家中国独角兽企业中,由海归创办或管理的企业占比超过60%。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上百家中国企业中,80%由留学人员创办和管理。此外,海归人员还在推动跨国公司本土化、推动中国传统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达58.03万人,较2018年增加6.09万人,同比增长11.73%,明显高于6.25%的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从1978年—2019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人数为656.06万人,其中490.44万人已完成学业,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

那么,“海归”回国选择的主要城市有哪些?根据《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受访“海归”选择城市时考虑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为:“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程度高”和“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强”,选择比例分别占到55%、43%和38%。从海归现居住地数据来看,回国后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发展的“海归”占比分别为19.67%、13.06%和7.24%,分别吸引9.76%、6.79%和2.69%的“海归”增量,而这些增量均来自其他户籍城市。从海归期望工作地来看,这一现象在北京和上海更加明显,还将有2.98%和2.82%的“海归”计划去往京沪工作。长期来看,其他城市仍具有一定的吸引“海归”潜力,如广州、成都、杭州等。

受访“海归”对中国本土领军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成果较为认可。其中,对中国本土领军企业“市场覆盖度”的认可度最高,分值为3.9分(最高5分),“品牌影响力”排名第二,分值为3.7;“全球竞争力”、“技术影响力”以及“求职吸引力”并列第三,得分均为3.6。这表明中国本土化领军企业在海归群体中有较好的认可度,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上述调查报告还显示,“具有国际视野”取代“语言沟通能力强”,成为“海归”在国内发展的主要优势。

此外,新一代“海归”的回国创业热情也在广阔市场前景与国内政策的驱动下日益高涨。海外留学职场平台Lockin China发布的《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表明,5%的“海归”在回国时选择自己创业。追求个人价值、创造社会效应,越来越成为成熟型“海归”人才携带技术及经验回国“归零”开始的核心驱动。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由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研究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栏目主编:樊江洪 本文作者: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