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不收腰、外翻白衣领、追逐运动范,女神节百年来,上海女人一直“很会穿”
上观新闻
2021-03-08 19:12:36

20世纪初诞生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在中国也至少是一个走过百年历史的大众节日了。从穿衣打扮看,尽管这一个世纪以来,从革命战争到文化运动,岁月再沧桑嬗变,也抹不去女性之美。中国女子尤其是上海女人,原来一直都是“很会穿”的。

1990年代中期中国流行色上海应用发布会(摄影:李维良)

女神节之际,刚刚获评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著作论文奖二等奖的一部著作,以150万字篇幅,用史料发现新成果,透露了许多不为今人所知或鲜为人知的时装秘密。

作为这部《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著者,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东华大学教授卞向阳不仅分析了民国时期旗袍流行起源和成因问题,逐年总结了1926年至1940年上海旗袍的流行年谱,也回答了新中国成立最初30年的上海服装是否只是一片蓝、绿、灰 “老三色”,或者中山装、青年装、军便装“老三样”,等等。

【考察服装“人”“物”合二为一】


或许,观众注意到,直至今天不少以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的影视剧中,女性身着的旗袍都是收腰的。然而,卞向阳研究认为,这是一个服装史认知的瑕疵。事实上,当时的旗袍并不收腰,相反在腰部有一定的宽松度,这样女性小腹即使有些赘肉也不易被看出。

19世纪后期蓝色瓜瓞绵绵暗花缎女棉袍

(现藏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可以说,收腰旗袍的存在不足百年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内裁缝吸收了西式服装做法后,旗袍才开始有了“腰”。卞向阳表示,即使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普通市民穿旗袍时,收腰也并不很紧。多年来影视剧服美设计出的时髦性感的收腰装扮,与史实并不十分相符。

1930年至1949年进口花边织物制作的暗红花叶蕾丝单旗袍

(现藏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他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强调,服装史不仅仅是单纯从“物”的角度去考察服装,包括服饰品;还要从装扮这一“人”和“物”合二为一的角度加以分析。“衣着装扮不仅有什么人去怎么穿的问题,还有别人如何看待的问题。”

叶浅予作《秋之长袍》(玲珑1931年)

【改进服装运动区分男女两性】


半个多世纪前,“破四旧”之风开始扫除“封、资、修”服饰,鸿翔公司传人、原上海服装研究所所长金泰均收藏的服饰资料也被当作“黄色图片”抄了去。但服装史研究发现,所谓“奇装异服”在上海服装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绝迹。1967年到1976年,上海3种主流报纸上提及“奇装异服”的报道就达55次以上。

郝建秀于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前夕和同学们一起(《人民画报》1963年)

想当年,“老三装”带来了“老三色”,男女两性服装之间的区分度越来越小。作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主任,卞向阳介绍,1956年时,全国范围内就曾推广“人人都穿花衣裳”的改进服装运动。

在当年一期上海本埠新闻——《女学生不该穿花衣裳?》中,这样表明态度:“美好的生活毕竟要求我们改变一下我们的服装。我们是生活在新中国的女学生,幸福生活并不是指表现在节日里,平时也应该在节约的原则下注意一下自己的服装。我们应该在服装上与男子有别。”

穿过膝袜和短下装的女性(《上海时装报》1996年2月24日)

【充满矛盾胚体中绽放奇葩】



即使在“文革”期间,上海人的着装也有不少讲究、别致的地方。比如,上海女子即使穿着军装,也将白衬衫的衣领翻在军装领子之外。《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这样描述:尤其是1972年后,上海民众先是在衣领、袖口露出鲜艳的颜色,用土法将刘海烫得弯曲,并巧妙地将发辫编得十分蓬松;在公园里,她们会脱下外衣,穿着鲜艳的毛衣拍照……

1990年代中期的毛皮饰边女外套(摄影:包铭新)

自我创作也是一种个性。在上海,手织毛衣讲究毛线花样,普通市民争相创新并相互学习。如今90后、00后未必想得到,当时上海体院学子堪称“最时髦”。因为他们身着蓝色运动服,脚蹬白球鞋,跨一辆永久牌“二八大杠”,被当时年轻人争相模仿。

1990年代穿吊带装的女性(摄影:李维良)

“海派服饰时尚是精致与新奇、优雅与拉风、西洋与本埠、自我与大众、炫耀与实用、矜持与奔放的混合体,是在充满矛盾的胚体中绽放的奇葩。”卞向阳认为,它贯穿古今、交汇中西、变化迅速,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自生性。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本文图片来源:除署名外,东华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