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长江口生态前哨,40岁的他不用智能手机,“真诚的沟通不会被错过”
上观新闻
2021-04-09 19:26:32

崇明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研究站坐落于西沙湿地公园西侧,背倚大江,视野开阔。自2005年落成以来,研究站便成为守护长江口生态的前哨。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副研究员刘文亮,就是驻扎此处的“哨兵”。

早在攻读硕士时,刘文亮就曾去那里进行研究,依托积累的野外监测数据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他便常驻于此,至今已有11年。在监测站,他身负许多职责:监测环境指标,积累长期数据;推进物种普查,编制生态目录;采集动植物标本,形成历史存证;指导学生研习,保障教学进展……工作繁忙,孤独常伴,刘文亮却始终甘之如饴。他说,尽管工作中时常要全身沾满河泥,但有时能在泥堆里发现“新面孔”,这是最开心的时刻。

走遍广袤湿地,为底栖“居民”落户

架子上排列着海量标本瓶,桌上摆放着各类仪器和试剂瓶,屋角码放着一柄柄铁铲……这就是刘文亮的实验室。他告诉记者,这些工具都是用于进行分类学研究的。

分类学,即研究动物、植物的鉴定、命名和描述,把物种科学地划分到一种等级系统的科学。这门科学能帮助人们不断深入认知物种与生态,在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物种普查是分类学研究的关键方法,是一项为生物“上户口”的工作。长江口湿地生态多样性高,普查工作难度不小,但刘文亮坚信,只要坚持开展调研,总能有所收获,尤其是对濒危珍稀物种的调研更具价值。比如,早在2007年,刘文亮曾参与对珍稀的松江鲈鱼个体的鉴定。“鉴定结果表明,2007年时,该物种确实还存在于野外,这对人们正确认知这种生物有很大帮助。”

多年开展野外研究,刘文亮常需全副武装踩进河底淤泥,但他不觉得苦;有时能邂逅 “新面孔”,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2012年,在分析自大蒸港河提取的底泥时,刘文亮发现了一种新型甲壳动物,为其命名为上海瓣尾水虱;2年后,在东滩湿地调研取得的标本中,刘文亮又分析确认了一个新物种,也就是东滩华蜾蠃蜚——这是保护区建区以来首个“落户本地”的新物种。

近来,随着长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料库的建立,不少本地生物拿到了“电子户口”。如今,刘文亮已累计发现甲壳动物1个新属、20余个新种、3个中国新纪录种,成果十分丰硕。

刘文亮告诉记者,底栖生物是他的研究中绕不开的重点——底栖生物多栖息于水域底内或底表,是食物链的关键一环,对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不同底栖生物对环境变化的耐受力有显著差异,是理想的指示物种,研究特定种群在一定阶段的活跃水平,便能精确反映该区域环境指标的变化。

比如,2012年,长江口发生一起溢油事故,有关部门急需就生态损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却因历史数据缺失而难以开展工作。后来,调查人员联络上监测站,事情才出现转机。依据刘文亮等人长期积累的底栖生物监测数据,调研团队制定出科学可信的报告,有力推动了事故处理和生态恢复的精准施策。

热爱驱动探索,科研科普两手抓

刘文亮从小就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有浓厚兴趣,这份兴趣不断积淀,成为他奋进的动力。刘文亮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主编出版了植物学实习教材《学习植物图册》,随后他到华东师范大学读研,逐渐确立河口生态相关的研究方向。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攻读博士时,刘文亮的导师是已故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底栖生物研究的开拓者刘瑞玉先生。

刘文亮告诉记者,从事分类学研究要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起初他对此并不擅长。“导师问及此事时,我只能老实回答‘不会’,导师听后笑着告诉我,不要紧,一开始都不会,逼一逼就会了。”回忆起练习绘图的日子,刘文亮笑了:“一小时也许画不出,那索性画一周,总可以画出满意的。”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帮他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术,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研究者。

前几年,国内底栖生物研究领域存在不少空白,刘文亮常要多方搜集外文资料才能推进研究。受困扰的不仅仅是他,还有该领域内众多研究者和青年学子。怎么办?没有路,那就开一条路。刘文亮辛勤耕耘,编著出《长江河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一书,填补了学科空白。如今,这本书已成为该领域研习者必备的一本“宝书”。

近年来,刘文亮不懈推进科普工作,努力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2018年,有感于国内相关爱好者缺少参考书的情况,刘文亮编著了《常见海滨动物野外识别手册》一书。今年年初,上海市科委出台“一区一特”科普项目评比,刘文亮即刻着手为崇明区打造了“湿地特色”科普项目。在申报单位——崇明青少年科普促进会的协助下,刘文亮联系了相关高校和多家企业,将多年来在崇明的科研成果提炼转化,建设了包含展示牌、数据库、科普手册、微电影和实践培训站在内的全方位科普体系,最终申请成功。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落实阶段。

不用智能手机,一心实干护生态

40岁的刘文亮至今没有微信,惯用的手机还是一个按键手机而非智能手机,且早已破旧磨损,他却毫不在意。“学术沟通就发邮件,联络谈事就打电话,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我觉得效率也挺高的。用看似‘过时’的手机,不必要的往来就可以避免,而真诚的沟通是不会被错过的。”

刘文亮的手机

随着长江大保护不断推进,刘文亮的研究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凭借扎实的动物学专业知识,他常受邀参与野生动物执法鉴证。在数起盗猎中华鲟案件中,刘文亮都能基于鱼体形态、鳍条等完成鱼龄精确鉴定,从而协助执法部门正确把握处罚力度,公正执法。这对刘文亮来说是额外工作,但他从不推托。

如今,刘文亮“身兼数职”:要推进站内学术工作,尤其是底栖生物的监测;要频繁奔走于全上海乃至全国沿海地区,开展科研考察;还要分出许多精力,推动科研成果向科普转化。这样的生活累不累?刘文亮摇摇头:“我爱我所从事的事业,对我来说工作也是休息,休息也不停下工作。我只想让更多人了解底栖生物,让更多人知道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性。”

栏目主编:黄勇娣 本文作者:茅冠隽 朱远哲 文字编辑:茅冠隽
来源:上海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