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专家的疑问:日本东电的“核污水”数据是否可信?|新科普
上观新闻
2021-04-13 19:37:57

日本政府内阁会议13日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将排入大海。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排放“核污水”时,氚的浓度将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日本政府称,将加强对排放前后氚浓度的监测。这一决定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将产生什么影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张有鹏。

他和一些同行认为,如果东京电力公司公布的数据是完全真实的,那么“核污水”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待进一步监测和分析。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东电公布的数据是否可信?

氚排入海洋将参与全球水循环

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中,海啸使大量海水涌入核电站。救援人员向损坏的堆芯注入海水和淡水,用于冷却堆芯。这些水都被放射性核素污染,主要包括氚、铯134、铯137、碘129、锶90、钴60等。随着污水量的不断增加,东电在厂区建造了1000多个储水罐。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储水罐容量上限为137万吨。截至今年3月,已储存125万吨污水。预计到2022年秋天,储水罐将全部用完。

为过滤“核污水”,东电建造了先进液体处理系统。根据东电提供的数据,经过两次净化后,污水中铯137的浓度降至0.185贝克/升(放射性活度单位),锶90的浓度降至0.0357贝克/升。不过对于氚这种放射性核素,目前没有很好的过滤技术。东电承诺在排放污水前,将氚的浓度稀释至60000贝克/升。

福岛第一核电站和核污水储水罐(新华社/美联/共同社)

“氚也叫超重氢,和氕、氘一样,都是氢的同位素。”张有鹏解释,“这是一种长寿期的放射性核素,虽然放射性不是很强,但可以在自然界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且氚在水体里很难被分离,进入海洋后将参与全球水循环。

考虑到太平洋的水体量大得惊人,如果在排放前将氚的浓度稀释至60000贝克/升,一些核科学专家计算后预测,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会非常大。“排放到大海后,较短时间内,污水的放射性会被海水稀释到10000贝克/升左右。世卫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氚活度指导值,就是不超过10000贝克/升。”张有鹏说。但他也指出,欧盟饮用水标准规定氚的限值是100贝克/升,与我国设定的内陆核电厂址下游1公里处标准相同。对标这两个标准,日本“核污水”排放的负面影响就比较大,需要密切监测。

日本首相菅义伟(右三)在内阁会议上讲话。新华社/法新/时事通讯社

东电披露的数据被专家质疑

公众对“核污染”也不必过度担心。由于宇宙射线具备一定的活化能力,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我们平时喝的饮用水,均含有微量的氘和氚。正常运行的核电站,也会有一定的放射性物质释出。当然,各国对核电站的排放浓度和总量都有严格规定。

“经过理性分析和计算,包括我在内的一些核科学专家认为,如果东电公布的数据是完全真实的,那么污水排放对全球水循环、渔业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监测和分析。”张有鹏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东电的数据是不是都真实可靠。”

据了解,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东京电力公司的名声断崖式下跌。这家企业多次隐瞒灾情、虚报信息,而且在救灾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失误,导致福岛核事故升级为7级(最高等级的特大核事故)。业界普遍认为,福岛的悲剧既是天灾,也是人祸。这样的企业,让人很难完全相信它公布的信息和作出的承诺。

抗议者在日本首相官邸外反对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新华社/美联

“我们看了东电在事故后发布的多个报告,感觉披露的一些数据比较保守。”张有鹏告诉记者。这种感觉,引起了业内很多专家的共鸣。对于业界质疑声,一直关注环保问题的很多西方媒体鲜有报道。在日本“核污水”排放这件事上,西方媒体总体上处于安静状态。这是科学理性,还是有意沉默?

栏目主编:黄海华 本文作者:俞陶然 文字编辑:俞陶然 题图来源:新华社/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