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院士饭量超大?那位院士超爱提问?他们一起拍了部电影,今天起可免费观看
上观新闻
2021-04-18 06:02:00

化学研究是什么?

对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学霸沈晚听而言,有机化学是父亲因病去世后,自己想要研究药物、治病救人的执念。“做有机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造物主,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

而对视频制作者王小本来说,想象中的化学研究,就是美剧《绝命毒师》里的场景。

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因为化学相识,他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他们其实是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中的男女主角,该片由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资助、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和观视频联合制作。4月18日,将在上海科普网和bilibili平台上线,可免费观看。

影片讲述了视频制作者王小本以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进行视频拍摄为契机,误打误撞变成了学霸师姐沈晚听的助手的故事。二人在相关“手性”项目的科研攻关过程中,慢慢改变了彼此,逐渐体会到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与合作的重要性。

该片通过青春故事的形式,将化学中令普罗大众感到高冷的“手性”这一概念进行科学普及,同时反映了当代化学人的生活工作状态,也展现出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支持,以及科技体制的改革、科技评价机制的变化。

让人惊喜的是,电影中的“大碗叔叔”由丁奎岭院士、爱提问题的“图书馆管理员”由戴立信院士倾情出演,他们都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

之所以选择“手性”这个概念,是因为生活中它无处不在,但对大众而言又比较陌生。

“手性”其实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看起来一样,实际上不一样,学术的说法叫“互成镜像,但相互不能重叠”。不管从微观还是宏观,如果物质有两种形式,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互成镜像,但是不能重叠,这类物质就叫“手性物质”;如果一个物体,其镜像不能与原物体重叠,就说它是“手性的”。

“手性”这个词听起来虽然陌生,但它其实是指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大到宇宙星云,小到比如蜗牛、牵牛花,仔细观察,都有特定的方向。蜗牛的壳,都是右手螺旋;牵牛花的藤,生长时也总是以右手螺旋方向缠绕。在更小尺度的微观分子层面,也有类似现象。比如组成我们生命的一些基本物质,氨基酸分子都是左旋的,糖分子都是右旋的。这种现象称为手性现象。

蜗牛壳是个右手螺旋

2019年,被视为“原创性最强、科学价值最高”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就颁给了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

丁奎岭院士表示,化学作为一门“核心、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其他学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已经发挥,并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向公众普及一些看上去“高深”,但实际在化学中十分普遍、有魅力的现象或者概念,消除公众对化学“高冷”的认知,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投身化学创造、消除公众对化学的误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其他最前沿科学概念或是最重要科技成果等,今后还会有系列微电影推出。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刘雪妍 文字编辑:刘雪妍 题图来源:市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