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成肾病患者都贫血!解决补铁难吸收、疗程久,这个新药在中国上市了
上观新闻
2021-04-18 18:28:52

你对贫血了解吗?

挑食、胃口不好会导致贫血,而许多疾病更是导致严重贫血的“大杀器”。在我国,慢性肾病(CKD)患病率约占成年人群的10.8%(即1.2亿人),其中50%以上的患者合并贫血,贫血是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据悉,肾性贫血不仅显著加速CKD进展,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增高,还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过去的30年间,随着肾性贫血诊疗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肾病患者的贫血状况已得到显著改善。“但新问题依旧存在:目前,仍有一半的新透析患者在透析前未进行贫血纠正,且已接受治疗的另一半患者也存在达标率低和依从性差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所长陈楠如此说道。

 

肾病与贫血相互作用,容易恶性循环

肾病与贫血究竟有什么关系?陈楠解释,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主要来源,而EPO能够促进骨髓中红系的祖细胞增殖分裂,生成成熟的红细胞,并释放到外周血中,提高外周血中红细胞的数量。

“随着CKD进展,肾脏内分泌功能不断下降,造成EPO合成减少,刺激骨髓造血的能力随之减弱,这就是肾性贫血发生的最重要原因。尤其是CKD晚期,EPO绝对缺乏,贫血会进行性加重。”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刘必成说。

而肾性贫血的另一重要机制,是因为铁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刘必成解释,这主要由于CKD患者因食欲下降、失血、慢性炎症等原因造成铁吸收利用不足、丢失过多或代谢异常,而铁正是血红蛋白形成的必需原料之一。

因此,肾性贫血的发生和肾脏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本市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显示,非透析的CKD患者肾性贫血发生率约50%,在CKD早期即可发生;随着CKD的进展逐渐增高,至CKD5期,贫血发生率高达90%以上,进入透析阶段后,其发生率还会进一步增高。

两者之间是恶性循环的,贫血会导致患者体内组织器官的正常供氧受影响,引发身体疲劳、身体乏力、头晕等多种不适症状出现,同时心脏负荷增加,时间久了将导致左心室肥大,乃至心力衰竭,增加病死率。”陈楠说。

 

肾性贫血,补铁是关键

有解决办法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内科主任、复旦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郝传明介绍,目前肾性贫血药物治疗主要为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铁剂、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根据CDK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由于大部分CK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需要及时动态了解自己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还要适当补充营养;医生则要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铁的储存状况来决定是否要给予药物治疗,及时预防或纠正贫血的发生。”

在铁剂治疗中,主要有口服补铁和静脉补铁两种。前者方便、价廉,但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口服吸收障碍、纠正贫血速度慢等缺陷;后者能够更快升高血红蛋白水平,迅速满足患者需求并减少输血量,已在肾性贫血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优势。陈楠说,如果是肾病末期肠道吸收功能较差的患者、透析患者等,建议使用静脉铁剂。“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口服几乎难以起效,可在透析时直接通过静脉补铁。”郝传明说。

 

新药上市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医护负担

不过,在静脉补铁的初始治疗阶段,一个疗程的蔗糖铁或右旋糖酐铁的剂量常为1000毫克,现有静脉铁剂的常规单次剂量为200毫克,且每周不能超过3次给药,因此需要大约10天共5次输注,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也由此增加,临床上亟需更高效的治疗方案来满足高剂量、低频次的治疗需求。

好消息是,创新药物异麦芽糖酐铁1000日前在中国正式上市。作为全球新一代高剂量注射铁剂,可用于治疗口服铁剂无效、无法口服补铁或临床上需要快速补铁的缺铁患者。据悉,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国内注射铁剂领域首个上市的创新药物,填补了我国高剂量铁剂市场的空白。“它可实现一次静脉滴注1000至2000毫克(不超过20毫克/千克体重),输注15至30分钟即可完成治疗,对医患而言都是福音。”

“该药物由线性异麦芽糖酐与铁络合而成,可保障稳定控制铁释放,因其游离铁极低,解决了一二代铁剂由于游离铁毒性而无法一次性足剂量给药的问题。”刘必成介绍,与传统的蔗糖铁相比,新药对血红蛋白水平的提升幅度和速度均明显更优,引起严重输液反应的风险降低49%。陈楠指出,由于异麦芽糖酐铁不含还原糖单元,免疫原性低,患者无需进行过敏试验,也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该药物2009年在欧洲获批,目前已在包括美国、欧盟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如今在中国上市,将给CKD患者的铁剂补充带来创新方案,推动中国肾性贫血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她表示。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文字编辑:黄杨子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