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逆袭的《悬崖之上》,如何带领观众“寻找王子阳”
上观新闻
2021-05-05 09:51:00

希区柯克曾经提出麦格芬(MacGuffin)的理论,意即在悬疑片中,必须有一条线索引发整个悬念,这条线索就是麦格芬。麦格芬可能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件物品或一个意念,甚至根本不存在,影片不能让观众去关注麦格芬本身,而应聚焦于因为麦格芬所生发的悬念和情节。

影片《悬崖之上》中,“王子阳”就是一个麦格芬,四人小分队的任务就是找到王子阳,将他送出国境。其实观众在观看时大部分时间都忘了王子阳,也毫不关心他的外貌、职业、性格等信息,而是被“寻找王子阳”所发生的谍战戏码所吸引。影片将王子阳几乎全程隐藏,只在结束时让他现出惊鸿一瞥,这是编剧上的成功之处,但是,影片不能用“向全世界揭发日本人的罪行”来空洞地概括找到王子阳的意义,而是需要有具体的解释给观众一种情感抚慰,进而认为革命者所有的努力和牺牲都是值得的。


《悬崖之上》海报

《悬崖之上》在情节设置上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用一个核心主人公贯穿全部剧情,而是让不同的人物在情节的不同阶段出场。例如,影片开始时,情节的焦点是张宪臣和小兰。接着,潜伏在特务科的革命者周乙浮出水面,成为下一步行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当周乙将计划的内容告诉楚良后,楚良又知会了王郁,楚良和王郁一度成为主人公。待楚良牺牲、王郁受伤并逃离险境,主人公成了周乙。可见,为了保持悬念的紧绷和情节的连贯,影片用主人公接力出场的方式来保证任务的完成。这也成了影片主题表达的一种策略: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有无数革命者以传承接棒的方式前仆后继,无畏生死。影片令人惊喜的地方还在于,它在革命者身上呈现了个体在原则与情感之间一闪念的犹豫、动情时刻,从而为冷峻悲壮的隐蔽战线注入了丰富的人性内涵,同时又凸显了人物刻画的生活质感。四人小分队由一对夫妻和一对情侣组成,但考虑到谍战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交错分开前行。王郁解释说,这样一组人被捕了,就不会供出另一组,因为另一组人里有自己的情感羁绊,出卖时就有了顾虑和牵挂。在这个细节中,观众看到了谍战工作对人性的洞察,对人心的信任与防备。到了哈尔滨之后,张宪臣与小兰共处一室,小兰产生了生活安定的幻觉,欢快地对张宪臣说要为他炖排骨。张宪臣大怒,要她长点心。小兰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种对日常生活岁月静好的想象与体验,与特工身份所需要的那种极度冷静和敏锐,高度警惕与防备的状态是不相容的,甚至会腐蚀革命者的意志和决心。确实,谍战工作需要弃绝个人情绪的起伏、情感的犹豫。但一向干练缜密的张宪臣,面对内心最柔软处的牵挂与心痛,毕竟做不到心硬如铁,他因挂念自己下落不明的儿子而被特务科的人包围,继而受伤被捕。在这种看似前后矛盾的人物设定中,影片反而突出了革命者有血有肉的一面,让观众看到他们并不是心如止水的战斗机器,他们情到深处,同样不能自已。


《悬崖之上》剧照

影片另一个出彩的地方在于,在那种敌我难分、人心叵测的谍战状态中,融入了对人心的深刻洞察和敏锐揣摩,从而在肃杀的氛围中增添了心理较量的微妙与激烈。例如,革命者对于接头人员的试探与戒备,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都极富心理内涵。影片选择了冬天的哈尔滨作为情节发生的背景,因而全程都是大雪纷飞的景象,这对观众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冲击。一方面白雪皑皑的环境自带冰冷的气息,观众的内心被极度的寒冷所包围和压迫,进而与命悬一线的谍战工作产生共振;另一方面,到处晶莹透亮的氛围,会在恍惚中让观众像是置身一个童话世界,在银装素裹中涌动充沛的诗情,从而与影片暗黑的情感基调形成反差。影片几乎全程使用了冷色调,冬天的萧瑟与环境的阴冷编织成令人窒息的暗调画面。尤其人物大部分时间都穿着黑色大衣、戴着黑色帽子,与白色的雪形成反衬,像极那个世界里的善恶两极。在这种黑与白的极致映照中,还有红色不时出场,这是鲜血的颜色。这颜色伴随着血腥、残忍、死亡,并烛照了革命者的忠诚与慷慨。


《悬崖之上》海报

除了黑色、白色、红色之外,影片还在人物身上凸显了灰色。这种灰色不是说人物身上有阴暗面,而是人物身处身份的撕裂、处境的极度危险、彼此的猜忌与提防、双方的攻防与算计中所必然呈现的一种晦暗状态,甚至是在应激反应中产生的一种保护色。为了更形象地描摹革命者身处“悬崖之上”的惊险状态,影片在革命者身上施加了足够大的压力,他们需要与各种各样的意外搏斗,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并压制内心的犹豫与恐惧、情感的两难;同时,影片还通过“时间锁”的方式强调时间的紧迫,来凸显革命者的机智、沉着,以及为了大局做出的牺牲。在这种状态下,革命者尤其是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卧底,为人处世不可能大开大合,不可能恣情张扬,而是时刻内敛持重,有一种让外人捉摸不透的平静与神秘,这就是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灰色地带。影片开场是一片林海雪原,随着人物朝冰城雪国哈尔滨出发,出现了三类主要的内景:一是特务科的审讯室、办公室;二是公共建筑物,包括书店、影院、咖啡馆、大使馆;三是人物居住的空间。这些场景的气质虽然相去甚远,或苍茫辽阔、血腥恐怖,或祥和平静、朴素温馨,但都有一种不安弥漫其中。这种不安,来自敌我难辨的紧张、反动势力的残忍,来自公共空间里的暗流涌动,来自日常生活对于革命者的致命诱惑。这种危险与不安的无处不在,既可视为当时乱世中国的一种普遍状态,也可视为影片为人物设置的一种生命常态。影片结尾处,张宪臣和楚良都牺牲了,但通过周乙等人的努力,革命者找到了王子阳,完成了任务。这时,天空放晴,温煦的阳光照耀在周乙和小兰脸上。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现阳光,呼应了“乌特拉行动”的隐喻意味(“乌特拉”在俄语中是“黎明”的意思)。正是在这种对光影的精妙处理中,观众终于走出困境和绝望,一扫黑白交织中的灰色地带,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观看此片,观众会认可影片主题的感人,并对情节节奏的处理、环境氛围的营造叹服,但是,当影片把观影重心放在情节的峰回路转、玄机处处时,这些仍并不能救赎影片在人物刻画上的空洞,也不能修补情节中的逻辑漏洞。

栏目主编:黄玮 本文作者:龚金平 文字编辑:黄玮